【煮酒论史篇】 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第2/8页)

近年出土的四川郫县东汉残碑所记的物价,其中关于田价,可考者有以下几种:

————————————

①《汉书》卷五四《李广传》

②③载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

(1)亩五百:“田八亩,质(直)四千。”

(2)亩约一千:“张王田卅□亩,质三万。”

(3)亩一千:“元始田八□□,质八万。”按缺文疑为“十亩”二字。

(4)亩一千六百余:“故王汶田,顷九十亩,贾(价)卅一万。”

(4)亩二千:“田卅亩,质六万。”又,“田顷五十亩,直卅万。”①

以上除第(1)项外,亩价均在一千钱至二千钱之间,也是汉代中等土地的一般价格。

两汉土地价格,贵者可达亩值一金,即一万钱,这种土地称为膏腴,或者是人们认为风水好的坟地。如《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说:“酆鄗之间,号为土膏,其价亩一金。”《后汉书》卷一百一十《杜笃传》载其《论都赋》云:“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王符《潜夫论》也说:“中州内郡,规地扩境不能半边,而口户百万,田亩一全。”王宗炎说:“全当作金,谓直贵也。”②亦是亩价一万。

这种亩值一金的价格,在传世碑券中也可以找到证明。如《汉堂邑令费凤碑》云:“祖业良田,亩值一金。”③传世东汉延光中《李德买地券》亦云:“买地一亩余,价值钱万二千。”④

当然,无论是文献中还是碑券中,所说的亩价一金,一般是泛言其贵,并不是说亩价不多不少恰好是一万钱。

由此可以断定,汉简所载亩值一百钱的地价,是指的边塞地区的荒漠贫瘠的土地而言,不能代表内地的较好的土地,甚至一般土地的价格。

汉代房宅以区(座)为计算单位,不仅有好坏之分,亦且有大小之别,故贵者一区可达百余万,贱者仅值数千钱,价格相差极远。本节开头所引两简列举的礼忠、徐宗二人的家产,就有:

宅一区,万。

宅一区,直三千。

后者应该是相当贱的宅价了。王昶的《金石萃编》卷三中,载有一个东汉后期的《郑子真宅舍残碑》,碑铭中有一个房宅的价格单子,可与汉简所载价格进行比较。铭

——————————

①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

②《潜夫论·实边》汪继培笺引。

③洪适:《隶释》卷九。

④见朱江:《四件没有发表过的地券》,《文物》1964年第12期。

云:

所居宅舍一区直百万,故郑子真地中起舍一区作钱(下缺),故郑子

真舍中起舍一区七万,故潘盖楼舍并二区十一(下缺,疑为万字),故吕

子近楼一区五万,故象楼舍一区二万五千,□□凤楼一区三万,车舍一区

万,□□奉楼一区二万,□□子信舍一区万。

这里所列举宅舍共十一区,其中一区价格残缺,二区疑共值十一万,一区值百万,其余七区的价格都在一万以上七万以下,这都应是较好的宅舍。至于其中一区直百万,则是少见的昂贵。

又上引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残碑,所载宅价可考者有四个:

(1)中亭后楼,贾四万。

(2)苏伯翔谒舍,贾十七万。

(3)舍六区,直[廿廿]四万三千。

(4)康眇楼舍,质五千。

上(1)、(2)、(4)项未言明宅的单位,但从文章上观察,应是指一区的价格。如果这么判断不错,那么贱者区五千,贵者达区十七万。由此亦可证明,汉简所云区一万应是一般的宅价,区三千则是很劣很贱的了。

三 粮 食 价

从汉简中可以看到,汉代河西地区投入交换范围的粮食,主要有粟、麦、谷(米)等。这几种粮食的比价都相差不远,一般是石(汉代一石又称一斛,合十斗或百升)价一百钱至百余钱。

(1)《居延汉简甲编》第188简:

弘、胜之皆谢贤曰:会坐文事系论用自给,请今具偿责。弘未得责,

胜之已得粟三石,直三百六十;粟三石,直三百六十;它钱三百五十,凡

已得千一百,少二千四百三■。

按此简释文又见《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173页〔(149)26、9〕,前“直三百六十”,该书“六”作“九”。从后云凡得千一百的话来看,应以作“九”为是。这里粟的石价为一百二十钱和一百三十钱。

(2)《居延汉简甲编》第268简:

黍米三斗,直钱卅。

石价为一百五十。

(3)《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281页:

粟一石,直一百一十。〔(178)167、2〕

(4)又同上书第301页:

除[禾旁][禾皇]钱二百四取以当□,买谷,直百。〔(285)198、118〕

这里虽未明言谷的单位,但云值百钱,当是指谷一石。

(5)又同上书第317~318A页有一简是一个粮价的帐单,现抄录如下:

□□受钱六百 出钱百一十五籴麴五斗斗廿三

出钱二百廿籴粱粟二石石百一十 出钱六买□石十分

出钱二百一十籴粟粟二石石百五 出钱廿五籴豉一斗

出钱百一十籴大麦一石石百一十

凡出钱六百八十六〔(373)214、4〕

简文第五句的“粟粟”,当为“粱粟”之误写。

(6)一九七四年新出土的居延汉简中,有一王莽地皇三年《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①说:

粱米八斗,直百六十,粟米三石,直四百五十。(EJT21:3、4)

综合以上六简的粮价,可以列表如下:

粱米 石价200钱(6)

黍米 石价150钱(2)

粟米 石价150钱(6)

粟 石价130钱(1)

粟 石价120钱(1)

粟 石价110钱(3)

粱粟 石价110钱(5)

大麦 石价110钱(5)

粱粟 石价105钱(5)

谷 石价100钱(4)

现在我们所要讨论的是,这种石价百余钱的粮食价格,是一种什么样的价格?它与文献记载上的粮价是什么关系?为此,我们首先要找出汉代粮食的平价,然后才能

——————————————

①见《文物》1978年第1期图版捌。

与河西的粮价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