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斗杀 第三十四节 饿鬼上门(第2/2页)

由于云烨是在大厅里说的,辛月,那日暮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点头答应,并且以后会严格遵照执行,这就是家主权利的威严性所决定的。

云宝宝估计也不喜欢吃奶了,那东西什么味道都没有,那里有大肉包子吃起来过瘾,虽然只是一个包子皮,还是吃的津津有味,并且在不停的窥伺他老子碗里的小米粥。

丫头还小,云烨抱了一会,就换了两身衣服,虽然云烨不在意,但是辛月绝对不会允许带着尿骚味的侯爷出现在长安大街上。

吃完饭,云烨在院子里看书,书院送来了元章先生的《文字考据》一书,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要推翻仓颉造字的传说,他认为现在的文字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或许仓颉进行加工整理,但是文字的出现绝对要早于他的时代。

他在拿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到现在的各种字体做了比较研究,把同样的字逐一列出,就看到了一条明显的发展脉络,的确了不起。是一本好书。

书院现在总有新书出现,赵延陵拿了一笔钱,雇了很多人,在不同的地点,同样的时间观察星象,他发现岭南看到的星象就和北海看到的星象不同,所以也就很烧包的给自己也印了一本《天像论》,这是一本除了他,谁都看不懂的书,云烨也不懂,赵延陵说那个当初和自己辩论《甘石星经》的卢寿卢子安或许能看懂,只可惜那样一个高人,被云烨给活活气的吐血而亡,可惜了,世间又少了一个知音。

合上书卷,拿着书卷子敲敲脑袋,看着桌子上高高的一摞子图书,心中满是得意,都是书院最近的成果,云烨要求书院的作品不要求把语言精练到极致,用不着省印书的人工,和显摆自己的学问,先把事情交代清楚才是最重要的,绝对不允许出现“积木,连车,纺车成。”这种白痴一样的介绍,谁他娘的可以从这七个字里知道纺车是怎么制造的。

书院现在连公告都是印出来的,再用这样的语言,就是在侮辱人了,李纲先生,元章先生也是大为赞成,认为写书就是给人看的,想把自己知道的学识传播开来,你写的云山雾罩的,谁能弄明白,写的越是直白,受众就越多,知识传播开来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