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凌之战【五】(第2/3页)

陈登和刘备在接应到关羽张飞之后,便迅速收兵。

这种天气。守城固然困难,攻城会更加困难……且不是道路泥泞湿滑,攻城车和井阑车无法派上用处。就算是用步军强攻,这种天气之下,也只能是平白折损兵力。刘闯识破了陈登的计策,那成廉必然危险。这个时候,刘闯部曲士气正旺,而己方的士气,却跌落到冰点。

这时候强攻凌县的结果,几乎不用去想,也能猜出来。

“没想到,这刘闯竟如此难以对付。”

回到中军大帐之后,陈登不禁咬牙切齿。

刘备则看着关羽和张飞二人,突然间放声大哭,“莫非是天不助我汉室中兴,何以会有如此妖孽现世。”

“玄德公……”

陈登连忙上前劝说刘备,却被刘备推开,拉着关羽的手哭道:“云长,本想要你为坦之报仇雪恨,却不想又使坦之落入闯贼之手。不过你别担心,我就算拼了性命,也会把坦之夺回来。”

说完,他扭头看着陈登,“元龙,明日雨停之后,请与我一支兵马。

我要亲自督战,不取凌县,决不收兵。”

关羽心里面本来很难受,关平第二次落入敌手,恐怕不会如上次那般命好。这孩子怎地恁命苦!小时候我因杀人逃离家乡,他送走了母亲之后,便漂泊江湖,直到数年前才找到我。

可现在……

关羽心中,同样是心急如焚。

但刘备这样表态,他就算是再着急,也发作不出来。

陈登道:“二将军放心,明日就算我拼光了手中兵马,也定会救坦之出来。”

••••••••

只是,这事情却不如刘备和陈登想象的那么简单。

天亮之后,暴雨停歇。

刘备正准备率部攻城,却突然得到探马来报:“从淮阴和下相方向赶来两支人马,正迅速逼近凌县。

看旗号,淮阴兵马是由许褚徐盛统领,下相兵马,则是由曹性亲自统帅。

两路兵马,约有万人之众,预计正午时分,淮阴兵马就会抵达凌县,最迟午后,下相兵马也将抵达。”

刘备和陈登闻听,不由得都倒吸一口凉气。

若如此的话,想要攻破凌县,势必登天还难……

关羽脸色铁青,半晌后一跺脚,“兄长,凌县不易再战,我等已损兵折将,当迅速退兵才是。”

“可坦之……”

“坦之,就当他是为兄长尽忠便是。”

刘备听了这话,面颊一阵抽搐。

片刻后,他抱住关羽痛哭不止,“云长放心,我早晚必为你报今日之仇。”

陈登来时,兵马足有三万之众。

可连番折损,算下来已损失近万人之多。

强攻凌县,损失两千余人,而成廉所部,全军覆没,关羽的三千兵马,逃出生天者也寥寥无几。

若没有那两路援兵,尚可一战。

但如果算上刘闯两路援兵。己方兵力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这如果再打下去。陈登并不占优势。

所以在思忖良久之后,刘备和陈登便下令退兵。

不过,当大军即将撤退的时候,忽然见扈从领着关平走进大帐。

关羽先是一愣,旋即大喜,连忙上前一把将关平抱在怀中,“坦之,你可无恙?“

“父亲。孩儿为你丢人了!”

“这怪不得你,怪不得你……”

关羽说罢,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双手按住关平的肩膀,“不过,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关平满面羞红,轻声道:“非是孩儿逃出,乃刘闯放我出来。

他说,他素来敬重父亲忠义无双,故而不忍加害。只不过。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两次饶我性命。他算是全了父亲的颜面。下次疆场再见时,他必不会手下留情,必与父亲决死一战。”

刘闯敬重我?

关羽心中,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喜悦:不成想,刘皇叔也知我关羽的名号?

只是这话,他不可能说出口。

因为他看得出来,刘备陈登张飞陈到,看着他的目光里,都透着疑惑之色。

“兄长,我与刘闯并不相识,却不知他为何敬我。”

关羽立刻反应过来,连忙向刘备解释。

却见刘备微微一笑,“云长不必解释,连那闯贼都敬你忠义,我自然不会怀疑。

好了,坦之既然平安回来,也算是了却心事。翼德,叔至,你二人立刻整兵,咱们马上撤兵。”

刘备说的是大义凛然,可关羽又怎能听不出来,他心里并未释怀。

可问题是,我也不知道刘闯为什么会如此敬我,两次饶过我儿性命……罢罢罢,了不起有机会,我也饶他两次,权作是偿还了这两次的人情。

关羽心知,他这时候解释,没有任何用处。

与其费尽心思解释,倒不如就这么着。

我心如日月昭昭,又何必害怕别人陷害……

••••••

陈登退兵之后,刘闯并未追击。

正午时分,许褚率三千兵马抵达凌县,使得刘闯心中的疑问,顿时解开。

午后,曹性率八千余人,也赶来凌县城外……不过当他听闻陈登已经退兵的消息后,却没有入城,而是在凌县城北二十里处扎营。看他这样子,似乎并不想入城和刘闯相见,随时准备退兵。

刘闯知道,曹性对他有心结。

说到底,还是那侯成的事情……

“孝恭,既然叔龙不愿意入城,那就不必勉强。

不过,他远道而来,我不能没有表示。就请你代我走一遭,前去向他道谢。”

高顺立刻明白了刘闯的意思,当下点头答应。

他带着数百兵马,押运粮草来到曹性大营外,请门卒通禀。

曹性不爽刘闯,却不代表他对高顺会有什么不满。他和高顺关系极好,而且都是那种直肠子。

得知高顺前来劳军,曹性便亲自迎出辕门。

把高顺接到了大帐里,询问了一番战况。

“叔龙,这一次,恐怕你真的误会了皇叔。”

曹性眉头一蹙,露出不快之色,“孝恭,我知道你跟随刘皇叔日久,可能比我了解他。

但我并不喜欢他那种背后言人是非的行径……且不说元定跟随君侯久矣,怎可能会背叛君侯?按照他的说法,我也在下邳置有产业,难不成我也没了斗志,我也要投靠那曹操不成?”

高顺深吸一口气,看着曹性道:“叔龙,最初我听到消息的时候,我心里也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