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泰山贼来袭【三】(第2/3页)

“末将在。”

“找一些嗓门大,知晓军中七律五十四斩的人,给我在这里一遍一遍大声诵读,什么时候太阳下山,什么时候算是结束。我要他们从进入这辕门开始,就知道在这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喏!”

华彦上前几步,拦住刘闯。

“刘公子,你这样就不怕他们营啸吗?”

“营啸?”刘闯突然露出笑容,“你是说他们,还是刚才进入营中休息的人?”

华彦一怔,旋即露出恍然之色。

在这两拨人马进入辕门之前,便已经成水火之势,想要营啸,势必困难。

他看了刘闯一眼,突然道:“我到想要看看,刘公子究竟用什么手段,让他们成为百战雄狮。”

“再过两日,自然知晓。”

刘闯笑了笑,便转身大步走进军营。

华彦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些站在阳光下,一个个噤若寒蝉的僮仆,脸上露出复杂之色。

就这样,一天的时间悄然流逝。

第二天,刘闯依旧命人在营中列队,继续操练。

与第一天相比,这些个军卒似乎老实许多,包括那些个僮仆,也都收起骄横之心,在营中小心翼翼。

第三天,依旧是在练兵……

一连三天,刘闯按兵不动,却让辛评等人越发焦虑。

昌国不断送来战报,言于陵局势,岌岌可危;而袁谭在济水河畔被田楷死死挡住,无法前进半步,更脱不得身。韩晃急了眼,一连几次催促辛评,甚至威胁要回转邺城,向袁绍报告他见死不救。

辛评,也很焦急。

第四天,他终于忍耐不住,带着华彦韩晃来到军营外。

“刘公子何在?”

彭安看着辛评,面露苦笑之色。

“军师,刘公子在前日夜间,便率他的飞熊卫以及八百兵马离开临淄。

他命我今日起兵,前往昌国与那一千兵马汇合,而后兵发般阳。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没有吩咐,只说我必须在后日天黑之前,抵达般阳城外,否则就依照贻误战机论处,格杀勿论。”

辛评闻听,顿时糊涂了。

莫说辛评糊涂了,就连韩晃和华彦,都感到茫然不解。

八百兵卒,又有何用处?

“那刘孟彦,莫不是跑了吧。”

辛评怒道:“他若走,只管带他部曲离开便是,又何必只带八百人离开?”

“那他带八百人作甚?”

是啊,八百人,又有什么用处?

难道刘闯想凭借这八百人,夺回般阳城吗?

辛评,有些不知所措……

建安二年,八月末。

泰山贼郭祖,东莱人王营突然集中数万贼人,趁袁谭兵伐田楷之时夺取般阳,随后与田楷合兵一处,伏击袁尚,将袁尚困在于陵,昼夜攻城。

这泰山贼从何而来?

无人知晓。

不过,这些贼人占居般阳之后,郭祖率部围攻于陵,留东莱人王营在般阳坐镇。

这般阳县城,也就是后世淄博市淄川区所在。

自西汉年间设置,已有四百年历史。

县城面积不大,人口也不算太多。但是,这小小的县城,却是齐郡入泰山郡的必经之路。

王营坐在府衙中,悠然自得饮酒。

衙堂上,数名歌姬正翩翩起舞,姿容甚美。

想想,老天待他也算不错。几个月前,他从东莱逃至泰山郡,投到吕虔手下。

因为他对东莱和北海的情况还算了解,故而泰山郡太守吕虔,对他也格外看重,授骑督之职。

本来,他以为自己想要崛起还要等些时候,却不想突然得到吕虔命令,让他和另一位骑督郭祖,假冒泰山贼,协助田楷抵御袁谭。没错,这支所谓的泰山贼,实际上就是吕虔所差。

不过郭祖早年间,的确是做过泰山贼。

后来他归降吕虔,便在吕虔手下做了一名骑督,知者甚少。

王营、郭祖,几乎无人知道。

让他二人假冒泰山贼,出兵协助田楷,怎么看都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曹操不可能正面对抗袁绍。但是田楷的存在,有助于曹操抵御袁谭,为他争取平靖四周敌人的时间。所以,哪怕曹操明知不能得罪袁绍,还是命吕虔出兵相助。

吕虔曾深受泰山贼之困扰,而今得曹操所命,也知道这里面的机巧。

于是在三思之后,他决定让王营和郭祖二人假冒泰山贼……反正若袁绍追究,曹操绝不会承认。

总体而言,这次出兵还算顺利。

伴随着袁尚被困,济南国局势一下子发生巨大变化。

袁谭在北路虽长驱直入,却遭遇到田楷坚决抵抗。只要能拿下袁尚,到时候田楷就有资本,与袁绍谈判。所以,田楷也非常着急,一而再,再而三催促郭祖,要尽快攻破于陵县城。

不过,这些事情,却与王营无关。

王营甚至,临淄兵马不足。

昌国不过千余人而已,根本不足矣攻城。

般阳县城虽然不大,但是却极为坚固。凭他手中八千泰山贼,若对方没有数万兵力,根本无法攻破。但是,王营依旧派出斥候,打探临淄的消息。从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来看,临淄的确是兵力不足。不过,有一个消息还是引起他注意,那就是辛评请来刘闯,整备兵马,准备出兵救援袁尚。

刘闯?

王营听到这名字,不禁有些头疼。

他没有和刘闯正面交锋过,但是却和太史慈有过一次交手……那一次,王营是惨败而走。

若是刘闯领兵,只怕有些麻烦。

于是王营命斥候继续打探消息,却得到刘闯在临淄城外练兵,似乎并没有任何动作。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闯就算是再厉害,他手中无兵无将,恐怕也难以成事。

王营顿时放下心来,整日在府中饮酒作乐。

就在他醉意朦胧之际,忽见从衙堂外走进来一个青年武将。

看年纪,这青年大约在二十四五岁,生的齿白唇红,相貌颇为俊美。他走进衙堂,问到衙堂里那股刺鼻的酒味,不由得眉头一蹙。看见那些歌姬,更是露出不快之色。不过,他还是走上前,大声道:“夏侯兰拜见骑督。”

声音很响亮,令丝竹声不由得一滞。

王营一脸不豫之色,摆手示意歌舞停下,而后眉头紧蹙道:“衡若,有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