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71章 陈桥大捷风云起(二)(第2/2页)

在坊间的说书先生口中,玉尹俨然成为大宋朝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据说,他是武曲星下凡,专门来辅佐大宋。

陈桥之战,太子亲自督战,玉尹打得虏贼望风而逃……诸如此类的段子层出不穷,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若说书先生不说两段太子和玉尹并肩抗敌的故事,便无法在瓦肆中立足。

“种公,我等奋勇杀敌,却平白便宜了玉小乙那厮。”

种府大堂里,种师道正在和李纲等人商议事情。

闻听陈过庭这一句牢骚,种师道一怔,旋即苦笑摇头。

他看了看李纲,见李纲一旁闭口不言,便知道这件事情,恐怕并不似他想像中的简单。

嫉妒!

这朝堂上,而今不晓得有多少人看着玉尹眼红。

种师道知道,便是武将之中,也有很多人对玉尹心怀不满。

虽说玉尹死战陈桥立下了大功,可大家哪个不是奋勇作战?为何独独这玉尹得了好处?

河南府尹翟兴见种师道不出声,忍不住也抱怨起来。

却听李纲咳嗽一声,轻声道:“诸公,此事说起来,却怪不得玉小乙。

真要说较,若非玉小乙这一手文章,只怕种公而今,已深陷重重危机……陈桥大捷,种公运筹帷幄,甚至有些事情还隐瞒了官家。此一战虏贼虽退,可诸公可曾想过,功高震主之危?我朝自立朝以来,为防止藩镇之乱,不得重文抑武。便是种公这等人物,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官家也会心生忌惮。玉小乙这一篇文章,虽分去了种公的功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保全了种公性命,有得有失。”

在座的,全都是聪明人。

李纲这番话出口,翟兴等人又哪能不明白。

种师道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看着李纲点头道:“伯纪这话,说得确是在理……其实,开封一战,功劳与谁,老夫并不放在心上。老夫现在担心的,是接下来的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

种师道沉声道:“开封之围已解,虏贼可谓元气大伤。

依我看,官家接下来,未必会与虏贼再战,说不得要重启议和之事。我这两日便在思考此事,官家会命谁来担当此事?若所托非人,只怕会辜负了而今大好局面。”

目光,便落在了李纲身上。

李纲哪里还能不明白种师道的意思,二话不说便站起身来,“若官家重启议和,李纲愿出使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