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舅舅(第2/2页)

而洗三的时候,崔俭玄因为伯父崔泰之近来身体不好,也就索性在杜家操办。杜思温固然是乐呵呵得亲自来凑了一回热闹,别的亲朋好友也是悉数到场,各式各样的礼物摆满了一屋子。而在这样热闹喜庆的氛围之后,杜思温便笑眯眯地把杜士仪拉到了书斋说话。

“你家十三娘都已经是为人母的人了,你这当她阿兄的还打算等到什么时候?”

杜思温是少有知道他心意的人之一,杜士仪也就并不隐瞒,将玉真公主受金仙公主之托给他做媒的事情如实说了。果然,这位朱坡京兆公在片刻的走神之后,立时哈哈大笑道:“好,好!有这二位公主做媒,日后你迎娶的时候,障碍就能少了许多。不过……”

他突然敛去笑容,换上了一副冷峻的面孔:“你想好了,还是不成婚?”

“若是没有她为人掳劫之事,不等到那位驸马都尉倒台,却也并非无法可想,但如今他既是做得出那般丧心病狂的事情,我就不得不求一个稳妥了。”

“你还忘了王毛仲。”杜思温却又加了一句,见杜士仪沉默不语,他便淡淡地说道,“高力士很懂得卖人情,他对我说,当初你上封决杖流姜皎岭外制书的时候,陛下阅后大怒,又见过王毛仲,遂有贬你之意。若不是后来情势不同,陛下又已经生了悔意,说不定你这会儿就在岭南数星星了。十九郎,姜皎得罪,王毛仲却依旧安若泰山,你知道是何缘故?他很懂得结纳该结纳的人,如今这位张相国上位,便有他的推手。你被调入丽正书院编书,看似清贵,但却很难出政绩,万一日后圣人忘记你的时候,他就有可趁之机了。”

这番振聋发聩的话说得杜士仪悚然动容。有些东西他想过,有些却不曾想过,他毕竟不是杜思温这样阅历丰富曾经站在巅峰的人,所思所虑当然不可能这么深远。因而,他当即对杜思温深深一揖道:“还请老叔公教我!”

“张说此人虽看似和张嘉贞不同,但也不是能容人的。其实也不止是他,有志独霸政事堂的宰相,很少有能够容得下同列的,比如姚崇,比如张嘉贞,也比如张说。宋广平虽正,但对于自己看准的事,他也容不得外人置喙,所以,他才有此前的罢相。因为罢恶钱,以及息牢讼,都是他最重视的事。”

说到这里,杜思温为之一顿,这才一字一句地说:“据称王守一为了皇后殿下,最近不顾禁令和僧道往来甚密,此人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你得为自己打算。编书一年半载之后,你一定要求外官。王家女郎你能带上就带上,不能带上,她在京城托庇于两位公主,没人敢动他。等到你异日在外站稳了脚跟政绩斐然再度入朝,就不再是一介谁都能动的小官,届时王毛仲也未必能对你如何,风光大婚,谁也不能再对王家如何。更何况……姜皎既去,他独占天子眷宠,张说这个盟友又入主政事堂,他迟早会得意忘形的。张嘉贞的今天就是张说的明天,而姜皎的下场,未必就不是王毛仲的下场!”

此时此刻,杜士仪听明白了那最重要的一个意思。就如同杜思温从前不看好张嘉贞一样,如今也不看好张说,至于王毛仲之流就更不消说了!他从此前因姜皎之事险些被贬时就已经打算求外官,却一直没有找到太好的机会,而杜思温这番话就犹如醍醐灌顶,让他有了更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