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我不是软柿子(第2/3页)

扶着严老夫子在厚厚的毡毯上坐下后,唐成忍不住出口赞了一句,“刘景文好心思。”

“这不是他的手笔。”严老夫子头点了点沙洲另一侧的柳随风,“今天这沙洲中的布置都是柳随风安排下的。”

“是他!”转念想想,唐成也不觉得奇怪了,柳随风傲性是傲性,但他傲性的前提是胸中确实有些真东西。

闲话不过三两句,便听菊花台上一阵儿流水般的琵琶之声响起,恰在此时,小湖上两尾小舟带着圈圈涟漪分两个不同的方向浮水而来,听严老夫子介绍,其中一尾小舟上的那个华服五旬老者便是今日的主宾马别驾。

自打到金州县衙开始,唐成对于马别驾已是闻名已久,但直到今天才是第一次见着真人。

年近六旬的马别驾虽有些发福,却胖的并不厉害,正与他久居高位养出的气度相得益彰,这厮老是老了,但因长相着实不差,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竟在他身上沉淀出一种独特的味道,总之,尽管唐成对马别驾半点好感也没有,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老货从卖相到气度都不错,非常符合他在后世时想象中的唐代文人形象。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唐代科举除了礼部试之外,还需经过吏部关试之后才能授官,吏部关试有身、言、书、判四个内容,其中第一条“身”所考察的就是应试者的容貌气度,吏部考虑的是官员们毕竟代表着朝廷的形象。

对于“身”的标准有很多,简而言之就是:如果容貌不好,根本就没机会通过科举的途径在唐朝做官。因有这么个标准卡着,所以有唐一朝但凡是那些经科举之路放出来做官的读书人就没有一个丑的,身为明经及第的马别驾自然也不例外。

正在唐成仔细打量马别驾时,便听另一尾小舟上有一清绮的女声随着菊花台上的琵琶伴奏婉媚而歌: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这是本朝太宗皇帝御笔亲制的菊花诗,倒正好作为本次文会之开篇,嗯,柳随风选的好。”严老夫子为人方正,甚或是有些古板,虽然生于风气极为开放的唐朝,但他老夫子毕生不入勾栏一步,此刻自然也不会去夸赞那歌女的技艺。倒是其他那些与会之人不吝美词,俟一曲完毕之后,纷纷出言赞叹那妓家歌艺了得。

唐成对严老夫子及周遭人的赞叹都没怎么在意,此时他的眼神儿更多的着落在正踏舟上岸的歌女身上,真是日怪得很!今天也不知是什么日子,怎么就老碰见一些本不可能碰见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关!”

却原来,刘景文特特从杭州请来巴结马别驾的这位歌女,赫然就是那位“后庭花开也使得。”并在二十四桥明月夜向唐成素花邀诗的关关!

看来刘景文真是熟知马别驾的爱好,不远千里从扬州请来的关关果然让马别驾大感兴趣,他还站在舟上时,眼神儿便一直在关关窈窕的曲线上逡巡,此时两尾小舟同时到达,老马更主动伸出手去搀扶关关舍舟登陆。

人老心不老,老牛还想吃嫩草!来而不往非礼也,老货既然喜欢用钝刀子,今个儿老子也得想法子还回去一刀才成,郁闷了这些天的唐成心下想到这里时,本是趺坐的他刻意挺起了身子。

沙洲本就不大,关关又是从唐成身前的小径上路过,他这么刻意挺直身子,关关自然就注意到了他。

乍一见到唐成,关关先是有些不敢相信,既而眼神儿中就爆出一片灿然的欢喜。

眼见关关失态,动步之间就想过来,唐成忙做了一个噤声的姿势,随后双手虚空压了压,示意她镇定下来。

关关显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抿唇一笑之间更添几分美态。

马别驾的眼神儿更多的着落在关关如拂风摆柳般的腰肢上,等他看过来时,唐成的手势早已做完。

“怎么了?”马别驾疑惑问道。

“没什么,秋高气爽,今天的天气真是好。”关关再次发自真心的笑容让马别驾精神一振,“刘先生没说谎呢,金州果然是个好地方。”说着这句话时,走到唐成身前的关关特意略停了脚步,随后带起一缕香风直上菊花台而去。

“身为一州佐贰之主官,却对一介歌女如此着意,马别驾实是有失官风。”严老夫子显然看不惯老马对关关太过上心的举动,听见老师这话,唐成自然是笑着点头称是。

有姚东琦那个梁子在前面架着,唐成自知与姚东琦和解无望,既是如此,前面受了许多憋闷的他就不想再窝窝囊囊的委屈隐忍,话又说回来,就是他肯委曲求全也没用。

既是如此,眼瞅着兴许能有机会让这厮难受难受,唐成自然不会放过。

如此作为倒不是纯为了一时出气的莽撞,唐成也有心借此举让州衙里的那些同僚们知道,他可不是那种可以任人随意捏来捏去,想圆就圆、想扁就扁的软柿子!

世态炎凉,捧红踩黑的现象在衙门里表现的尤为明显,唐成现在正是倒霉的时候,提拔他的孙使君一时半会儿的又回不来,若不借着合适的机会一展锋芒,兴许不过几天连阿猫阿狗都敢骑到他头上了。

唱完太宗皇帝的御制菊花诗,马别驾及关关在菊花台上坐定之后,文会正式开始,当下便有人出言邀关关再歌一曲,更点名让唱那首月来使她在扬州声名鹊起的新诗。

闻听这个要求,关关含笑看了看唐成后,毫无半点推辞地站起身从专司伴奏的女子手中接过了琵琶。

牙板轻击,随着关关十指轻拨,一段俊爽的琵琶音声从菊花台上流泻而出。

自从二十四桥上的那个明月夜之后,月来的时间里这首新诗关关也不知唱过多少遍了,正是这首与扬州风韵完美融合的新诗使原本在扬州青楼中半红不黑的关关一时声名大噪,这首诗赋予她的太多,关关对其自然愈发用心,加之今日唐成也在,就使得关关唱起来时愈发的用心。

秋来江南草未凋,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手中拂动琵琶奏出熟悉的伴音,口中唱着熟悉的诗句,虽然身处金州离园菊花台,但关关脑中浮现的却是说不尽十里繁华的扬州,那个明月皎皎的夜晚,那弯长虹卧波的二十四桥……

尤其是当眼神落在唐成身上时,关关只觉脑中所想与眼前所见达到了浑然的统一,歌喉愈发清丽,歌诗也愈发动情的同时,她的眼睛却是定在唐成身上再也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