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〇章 马嵬坡(三)(第2/3页)

崔乾佑急红了眼,他在数百亲兵的拼死护卫下,好容易冲到路口,但心却凉了大半,只见前方黑压压的全是自己的骑兵,可谁也过不去,几百根巨木横七竖八拦在路中,这条官道的前后竟都被堵死了。

箭如雨下,几乎不用瞄准,每一阵箭雨就是一片人仰马翻,官道上挤满了绝望的骑兵,在山岗的那一边,也传来阵阵喊杀声,这是没有进入山坳的后军,他们同样遭遇到了伏兵,这时,崔乾佑看见田乾真被几个亲兵抬了过来,他连中三箭,眼看是不能活了。

“崔帅!”田乾真用尽最后的力气微弱地说道:“是安西军!我应该想到的,他们早就来了……”

说罢,他闭目而逝,崔乾佑慢慢地跪倒,他忽然死命地向地上捶了一拳,猛地跳起了,愤怒已经使他失去了理智,他手指着上方破口大骂道:“李清!你这些狗娘养的,有种就出来拼死一战!”

可就在这时,站在林边的南霁云冷冷一笑,拉如满月的弦蓦地松了,一支狼牙箭闪电般射出,箭尖闪着死神的狞笑,一箭射入崔乾佑口中,血雾从他的后脑勺蓬出。

崔乾佑的叫骂声嘎然而止,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慢慢地,他直挺挺地向后栽倒在地,正好和田乾真并头而眠。

“推出去!”李清下了最后一道命令,他随即拨转马头向山坡的另一边驰去,这时,数百只木桶从松林里滚出,如滚木擂石一般滚到骑兵最密集的官道上,不少木桶破裂,里面流出粘稠的黑色液体,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焦臭味。

不等叛军反应过来,数百支火箭从黑松林里腾空而出,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落入这些粘稠的液体中。

大火‘轰!’地一声熊熊燃起,并迅速蔓延开来,整个官道立刻成了人间地狱,近万名未死的幽州铁骑狼奔豕突。绝望的哭喊声和惨叫声让月亮也不忍地闭上了眼睛,借着夜风,火势一浪接一浪,开始向两边蔓延,斜坡上的荆棘和灌木被点燃了,慢慢地黑松林也被点燃了。

数百支火箭射出便是唐军撤退的信号,他们迅速撤离山头,去和已先期结束战斗的陌刀军汇合,原本计划中一场惨烈战斗最后因近乎完美的伏击战而没有发生,安西军将士们默默地向西疾行,一直在他们走出数里后,在他们的身后依然燃烧着漫天的大火,甚至将天也映红了。

天宝十二年六月,安禄山最精锐的三万幽州铁骑在去接收长安的途中,被等候已久的安西军伏击,三万铁骑在华阴县全军覆没,主帅崔乾佑和副将田乾真阵亡,安西军主帅李清随即命大将席元庆和贺娄余润扮作逃回来的败兵,诈开了潼关城门,安西军杀进潼关,潼关主将孙孝哲抵挡不住,最后只带领不到千人逃回洛阳,潼关再一次回到了唐军的手中。

大局已定,李清命李嗣业率一万五千人驻防潼关,他自己亲领五千骑兵向长安方向飞驰而去。

……

天色已经蒙蒙亮,担心了一夜的大唐百官们,纷纷来到大明宫打探消息,大家都担心昨晚叛军会杀来,可一直到天明,长安城里什么事也没发生。

天色越来越亮,来大明宫探情况的官员也越来越多,丹凤门依然紧闭着,大家站在丹凤门下议论纷纷,既没有宦官出入,也没有侍卫开门,情况显得有些诡异,皇上也不露面,有的认为皇上御驾亲征去了,但更多的人却隐隐猜到,他们的大唐皇帝可能已经跑了。

“裴尚书来了!”众人纷纷闪开一条路,老臣裴宽快步走来,杨国忠不见了,韦见素也没有了踪影,礼部尚书裴宽便成了职务最高的朝臣。

裴宽站在宫门前向大家挥了挥手,“各位先回府吧!大家站在这里没什么意义了。”

他昨天半夜带着一百多家丁巡街,正好遇到段秀实率一千余士兵护送数百名郡王公主出城,他得知叛军正向长安杀来,李清也正从凤翔赶来,而段秀实便是赶来帮助皇族撤离的先头部队。

裴宽随即去找杨国忠,不在!又去找高力士,也不在,连家人都没影了,他终于意识到:李隆基已经跑了。

裴宽虽然是一片好心,可他摸棱两可的话却反而激起大家的抗议,礼部侍郎房倌上前一步道:“裴尚书,大家现在心中都惶惶然,你就把话说清楚,为什么没有意义?”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各位,皇上已经幸临剑南去了。”

众人一齐抬头,才发现城楼上站着一人,神情孤寂,正是楚王李豫,他的话仿佛一下子捅了马蜂窝,丹凤门顿时群情激昂,有的人振臂大声叫喊,“皇上怎么能抛下我们而独自逃生呢?”

有的人蹲在地上直抹眼泪,“完了!皇上把所有的兵都带走了,这下我们死定了。”

吵声、骂声、叫喊声,丹凤门前乱成了一锅粥。

这时,丹凤门边的小侧门开了,李豫慢慢走了出来,他扫视一眼众人道:“崔光远可在?”

崔光远便是现任京兆尹,他也在人群之中,见李豫问他,他立刻站出来道:“臣在!”

这时,众人渐渐安静下来,都默默地注视着这位年轻的亲王,只听他朗声道:“我奉陛下之命,留在长安监国,现在长安就由我来做主,崔大人,我来问你,手下还有多少衙役可用?”

崔光远长躬一礼答道:“还剩约二、三十人。”

“那好!你就带这二、三十人分赴各坊敲锣巡查,提醒百姓不要出门,要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并没有抛弃他们,长安还在我大唐手中。”

李豫的话让在场的数百名官员都感动了,国难当头,所有的王爷们都跑了,只有这位大唐的皇长孙选择了留下。

“楚王万岁!”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紧接着更多人也喊了出来,“楚王万岁!楚王万岁!”虽然是这犯忌之言,但此刻大难将至,谁也不在乎了,丹凤门前立刻跪倒一大片,甚至连裴宽也跪了下来,这一跪就意味着他们终于承认了李豫的储君之位。

李豫的眼睛有点红了,他急忙地摆了摆手,对众人道:“大家的爱护之心,小王心领了,但叛军即将进城,大家还是回家去安抚自己的亲人吧!”

他连说了三遍,却没有一个人起身,李豫只觉鼻子一酸,两行泪水从他脸庞滑落下来,他慢慢地向后退了两步,‘扑通!’跪倒在地,泣声道:“众位大臣的爱护之意,李豫铭刻在心。”

就在这时,跪在地上的人们已经感觉到了,大地微微有些颤动,众人立刻挺直腰面面相视,他们眼中都露出骇然之色,该来的,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