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3页)

可他的人却不淡泊,甚至还有强烈的野心,和杨国忠相处久了,他十分鄙视他的愚蠢,以为自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只可惜他没有一个貌若天仙的妹妹,但他却有一个好使的脑子,他知道,在天下诸功中,惟有救驾和拥立两功最高,他是文人,救驾轮不到他,那只能打拥立的主意了,他想拥立的人便是李琮,此人利欲熏心,可又愚蠢偏信,好在他已对自己惟命是从,若他能为帝,那自己就不仅仅是拥立之功那样简单了。

吉温以为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只要按他的策略行事,李琮未必没有机会。

此刻,吉温正坐在八角亭里欣赏后园的夜景,可他的脑海里却在思考着夺宫之计,从现在看来,一切都顺利,关键就是安禄山没有按原定的预计造反,但他是兵部侍郎,从种种情报,他推算出安禄正在积极的调兵准备,造反只是早晚的事,不过,若想要让它早一点,则必须再使一把力,那便是削除他的河东之权。

正想着,忽然家人来报,‘庆王殿下来了,有急事!’

吉温唬了一跳,这么敏感的时候,怎能大庭广众之下来找他,这不是暴露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但他转念又一想,极可能是庆王有要紧之事。

“快请庆王殿下到我书房!”他急忙收拾了东西,跟着向书房跑去。

“殿下,可发生了什么事?”吉温前脚刚进书房,李琮后脚便闯了进来,他见庆王眼中惊惶,心中也暗暗吃惊,又见他身后跟着一人,吉温失声叫了起来:“李公公,你怎么也来了?”

他是认识李静忠的,见他的眼神和李琮一般惶恐,他立刻意识到,恐怕事情与李亨有关。

“你看看这个!”李琮取出密旨,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拍,嘴唇绷得紧紧的,还在微微颤抖,脸色严肃异常。

吉温将密旨打开,也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它怎么又回来了?’

“多亏李公公,否则我们就死定了!”李琮咬牙切齿道:“吉侍郎,这个主意可是你出的,你脱不了干系,现在你说,该怎么办?”

吉温没有被密旨吓倒,却被李琮的话寒了心,当时是谁向自己发誓,自己的话就是他的话,声音还在耳畔萦绕,可现在……

吉温仿佛现在才认识李琮,他呆呆地看着这个自己将要拥立的准帝王,他沉默了。

“抱歉!我有些失态。”李琮忽然意识到自己失口了,他柔声又道:“吉侍郎,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此难,我们应同舟共济。”

吉温心中叹了口气,回头问李静忠道:“李亨是从哪里得到的密旨?”

李静忠见他并不问广平王是否回来,心中也暗暗佩服他的头脑清晰,若是广平王回来,李琮早就嚷开了,他急上前施一礼,答道:“我家王爷中午去太白楼饮酒,回来时便带了此信,我也不知是谁给他的。”

吉温低头想了一想,又问道:“他是每天都去饮酒吗?”

“有时候去喝茶,有时候去饮酒,不一定!但他铁定每天都出去。”

“这么说来,他就不是刻意去见某个人,而是这个人找到了他。”吉温自言自语道:“这个人要么是熟悉他的习惯,要么就是……”

他忽然抬头问道:“今天有没有人来找过李亨?打听他去哪里了?”

李静忠想了想,忽然象想到什么,他高声道:“有!有一个人。”

“是谁?”吉温和李琮异口同声问道,眼睛里都射出急切的光,答案即将揭晓。

“嗣宁王李琳!”李静忠肯定地说道:“王爷刚刚出去,他便来找,很急,还问王爷到哪里去了。”

到这个时候,吉温已经完全明白了,李琳的女婿正是安西节度使李清,李清又是广平王的心腹,这封密旨必然是李清派人送来。

想到此,吉温向李琮使了个眼色,让他打发李静忠先回去,李琮明白,便对李静忠道:“李亨恐怕要醒了,我这就派人送你回去。”

“可是这密旨!”李静忠望着桌上的密旨,胆怯地道:“王爷找不到它,恐怕不会饶我!”

“我会还给你!”

这是铁的证据,吉温怎么可能再还给他,他提起笔,模仿上面的笔迹,又将原来的旨意背默下来,这样一来,密旨又恢复了最初的内容。

他将密旨放进套子,递给了李静忠,微微一笑道:“只要你坚决否认,他也拿你没法子。”

李静忠见他动了手脚,又担心李亨会随时醒来,只得无可奈何地道:“那我就先去了。”

待李静忠走远,吉温冷冷一笑,毫不犹豫地对李琮道:“原旨已经没有了,这件事肯定会被皇上发现,所以李亨必须要杀掉,不能让他去见皇上,还有,嗣宁王和住在他府上那个人也要一齐杀掉,不管他们知不知情!”

李琮见事情似乎越来越大,他眼中也露出一丝惧色,头慢慢低下,半天才道:“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恐怕越捂漏洞越多。”

“哪怎么办?难道等皇上来杀我们吗?”吉温异常厌恶这个窝囊的王爷,他能做什么大事?他的心终于冷了,忽然走到灯前,直接将密旨点燃,渐渐地烧成卷,成了灰烬。

“你、你在做什么!”李琮见他烧毁密旨,赫然一惊,忍不住大吼起来。

吉温淡淡一笑道:“既然王爷不肯再往前走,那吉温只好替王爷将覆水收回。”

“什么!你还能抹平此事?”李琮狂喜,自从安禄山没有按原计划造反,他便后悔了,可覆水难收,眼看着假传圣旨一事已暴露,他更加害怕,忽然听见吉温可以抹平此事,怎让他不欣喜若狂。

“办法很简单,不过殿下还是得将李亨杀了,不能让他明日去见皇上,要争取时间,这是必须要做的前提。”

李琮听他还要杀人,心中微微又有些不安起来,但为了了却此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那然后呢?”

吉温望着灯光,阴毒地笑道:“然后就是立刻杀掉鱼朝恩,掐断中间这根线。”

……

李琮匆忙走了,他要安排除去李亨之事,吉温坐在书房里依然沉思着,他在考虑其中的漏洞究竟出在哪里?

或许这就是见识上的差异,作为计策本身,吉温是成功的,以李豫的身份出使大秦很自然,若是在天宝九年,李豫就一定会出行,但他看不到大势,看不到现在以大唐的局势是不能与大食作战,他并不知道大食的实力,他不知道,李隆基根本就不会发这样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