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午门廷杖血飞似雨 微臣忤旨气贯如虹(第3/3页)

“你要干什么?”左掖门守值禁军问他。

邹元标回道:“刑部递折。”

听说递折,门内太监便转出身来,问道:“是何折子?”

邹元标怕直说太监不敢送呈,便撒了一个谎,回道:“关于冬季决囚事,刑部请示皇上。”

太监也不深问,接过折子回到门内。此时,还呆在城楼上的朱翊钧,早差人下来要看看邹元标究竟要干什么,这会儿便从太监手上接过折子,飞快地跑回楼上。

听说来者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刑部观政邹元标,朱翊钧便狐疑地问:

“刑部怎么会派一名观政前来递折?快念一念,看这道折子说些什么?”

冯保展开折子,刚看了《再谏张居正夺情疏》的题签,脸色就勃然大变。

“怎么了?”朱翊钧问。

“又是一道针对元辅夺情的抗疏。”冯保小心回答。

“是吗?”朱翊钧摸了摸唇边刚刚长出的软髭,阴沉着脸说了一个字,“念!”

冯保呷一口茶润润嗓子,刚念了一句“为首辅张居正夺情事,臣刑部观政邹元标再次抗疏谏日”,便停了下来,他觑了觑朱翊钧的表情,见没有任何表示,才继续念了下去:

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自用太甚。其设施乖张者,如州县入学,限以十五六人,有司希指,更损其数,是进贤未广也。诸道决囚,亦有定额,所司惧罚,数必增额,是断刑太滥也。大臣持禄苟用,小臣畏罪缄口,若今日有敢言者,则明日必遭杖徙……

“放肆!”听到这里,朱翊钧终于忍不住怒吼起来,“一个刑部观政,居然敢妄议朝政.来人!”

“老奴在!"冯保赶紧欠身回答。

“传旨锦衣卫,赶快把邹元标抓住,不要让他跑了。”

“是。”冯保答应,吩咐身边长随。赶紧下楼传旨。

“再接着念!”朱翊钧令道。

冯保点点头,又遵旨念了下去:

臣伏读敕谕:‘朕学问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必前功尽弃。’陛下言此,实乃宗社无疆之福也。但赣中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岂独居正。学问人品超过居正者,大有人在。观居正疏言:‘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办非常之事。’若以奔丧为常事,而不屑为者,人之五常之道岂不尽丧?于此亲生而不养,亲死而不奔,犹自号

于世,日‘我为非常之才’,岂不令天下士人齿冷?由此推断,必定怀禽兽之心,方为非常人也……

“不要再读了,”朱翊钧已是气得嘴唇发乌,他死死抓住椅翅,咬着牙说,“这个邹元标,朕恨不能杀了他。”

冯保担心朱翊钧一时冲动真的下旨杀人,那样势必引起朝局大乱,便赶紧跪下奏道:“万岁爷,杀人万万不可。”

“为何?”

冯保担心一时讲不清理由反而会引起皇上更大的震怒,便说了个旁人意想不到的理由:

“这邹元标眼见四人被打得死去活来,还敢冒险上折,可见他已作好了赴死的准备。”

“啊?”

“万岁爷若下旨杀他,是成全了他。为抗谏而死,天下士林就会把他邹元标当做英雄,这就是邹元标想要得到的荣誉。”

“嗬,以死换名,天下还有这样的奇人。”朱翊钧感到不可思议,但他还是采纳了冯保的建议,说道,“既然他想死.朕偏不让他死,大伴,传旨下去,依艾穆、沈思孝为例,将这邹元标廷杖八十,三千里外充军。即刻执行!”

“奴才遵旨。”

冯保答应一声,亲自下楼传旨.刚走出门,朱翊钧又喊住他,狠狠地说:

“你将朕的话传给各衙门,邹元标之后,有谁再敢反对朕的夺情之旨,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