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节 料事如神(第3/3页)

城下这次,当然是真的魏王和杨公卿!

夜更深,杨公卿和王弘烈一时间不知黎明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他们有如做着一场噩梦,而且暂时还没有醒来的迹象。

他们中了萧布衣连环诡计,以为萧布衣真的大军来到,是以急急撤退。没有想到的是,撤退正是萧布衣所愿。在谷口处,他们的前军和中军被地势隔断,李靖的铁骑几番冲突,已将淮南军三千多人屠戮的七七八八。

这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李靖在这个时候,从来没有手软的时候。

对敌人的同情,显然是对自己手下的不公,李靖素来都是这个想法,亦是坚定的执行着这种策略。

前军被屠戮,后军押运辎重的兵士,又遭到了西梁军的突袭。那些人并不多,可个个身手矫捷,不停的放着火箭,等着大火燃起后,又都隐到黑暗之处。

淮南军腹背受敌,黑暗中惊慌不安,结果就是,谷口的大石虽然挪开,却没有谁敢冒死冲出谷口,淮南军已近崩溃的边缘!

杨公卿见势不妙,知道再不能保全淮南军,只能退而求此次,要保全魏王的性命。以他之勇,听到谷外的惨叫,铁甲骑兵有如怪物般的摇头摆尾,亦是不敢出谷一战。

对六合山的地势,杨公卿倒是了若指掌。他知道附近有条羊肠小路可通往山外,只是崎岖难行。

可性命攸关,他又不知道对手来了多少人马,不能不冒险一搏。

虽然在杨公卿心目中,西梁军在短期内,绝对不可能纠集大队的兵马,可这时候,他实在没有机会验证。

他带着魏王、一帮兵将逃出山谷,近万的淮南军只剩下两千多人。

杨公卿心中怒不可遏,却是无力反击,只想着逃到六合城后,凭城坚守。他毕竟很有头脑,很多地方预料的不差,李靖为了防备和杜伏威的江淮军冲突,历阳城附近,一直并没有埋伏下大军。从头到尾,萧布衣、李靖可调动的人手不过千余铁骑,近千的东都勇士。

可就是这些人马,再加上萧布衣的诡计,李靖的出兵之奇,就将淮南军近万兵马打的溃不成军。

杨公卿猜测正确,不敢冒险,可他如何猜测,也没有想到过,在他之前,萧布衣优哉游哉的带着数百兵马假冒他和魏王来骗开城门。

萧布衣本意就没有打算骗开城门,因为就算骗开城池,他也没有办法占领这里。守城毕竟不能靠一纸空文,动动嘴就可以,他必须要分散兵力才可,可他眼下,虽可调动千军万马,今夜却是缺少兵力。

萧布衣虽没有骗开城门,却成功的让程嘉会、墨愈相信,真的魏王和杨公卿是骗子!萧布衣的目的很简单,无论魏王、杨公卿能否从李靖手下逃生,他们都是不能进入六合城。

城头箭如雨下,王弘烈暴跳如雷,却是无计可施。

杨公卿已带王弘烈到了安全之地,这才扬声喝道:“程嘉会,你们想要造反不成,我定当向圣上参你一本。”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守城的到底是哪个,只能算到程嘉会的头上。

墨愈终于让手下停止放箭,哈哈大笑道:“悉听尊便!”

杨公卿无计可施,见王弘烈怒不可遏,只能道:“魏王,不如等到天明……”

“还等什么天明!”王弘烈怪叫道:“去江都,禀告圣上,我要将他们的狗头,一个个斩下来喂猪!”

杨公卿还待再劝,突然听到远方蹄声隆隆,不由脸色大变。

王弘烈惊惧叫道:“西梁军追来了?”问话的功夫,铁蹄声又近了几分,王弘烈不等再行判断,已催马向东奔去,可奔走的时候,还不忘记说上一句,“程嘉会,老子一定会回来,你等着瞧!”

王弘烈不知道,自己不经意说的话,和卢老三离去所说的话,完全吻合!墨愈感觉到有些熟捻,记得是方才魏王离开所言,微笑道:“我等你们回来!”

他既然确定这些人是假,当然不怕王弘烈的威胁,反倒觉得,这些人简直蠢不可及。

这些对白再重复一遍,墨愈也觉得有些恍惚,似乎如在梦中。人在这种情况,多少会有些迷惘,分不清现实梦境。可随后的情形,让墨愈更是惊奇,假魏王离开不久,他就见到暗夜浮动,一队铁骑从西方黑暗中杀出,从城前而过,没入另一侧的黑暗之中。

铁骑之疾,让人瞋目结舌,叹为观止。墨愈这辈子,从未见过如此迅猛的铁骑,不由暗自庆幸道:“我明白了,原来他们准备先是骗开城池,然后由这队铁骑攻城,只可惜……他们遇到了我!”

有兵士恭维道:“墨校尉料事如神,智退敌兵,属下佩服。”

墨愈听到恭维,放声大笑,可笑了半晌,突然声音中有了些惶恐,而且惶恐越发扩大,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