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节 约法三章(第3/3页)

群臣本来惴惴,可听到刑罚已变,都是松了口气,齐声道:“西梁王宽恕待人,天下之福。”

萧布衣点头,“魏御史、西门侍郎出列。”

魏征、西门楚才出列道:“微臣在。”

萧布衣沉声道:“我知你二人近日辛苦,只是为补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之空缺,官员蓦然增加一百八十九人,如今东都财政紧迫,入不敷出,如今又是增加了这些官员,不知道你等可有什么建议改善?”

西门楚才脑门冒出热汗,喏喏不能言。魏征却是早有准备道:“回西梁王,门下省录事马周对此事就早有预见,亦是提出主见。”

萧布衣点头,“宣马周晋见。”

马周不过是门下省的录事,自然没有机会上大兴殿见萧布衣,此人狂放依旧,不过总算把酒葫芦去了,见到萧布衣高高在上,深施一礼道:“梁国公……”

“大胆,要称西梁王。”段达一旁终于得到用武之地。

马周倒有些错愕,萧布衣却是微笑道:“段大人,不知者不罪。”

段达见到萧布衣微笑,慌忙还以微笑,马周只能再次称呼道:“不知道西梁王何事召见微臣?”

魏征把萧布衣询问讲述一遍,马周肃然道:“其实此难题不难解决。”

群臣动容,萧布衣颇有兴趣,“不知道你有何妙策?”

马周正色道:“想上林苑奢靡非常,如今几经盗匪掠夺,几乎废弃不用,若是遣散其中宫女,取里面财物使用,鼓励天下人来东都经商,何愁财政不兴?三省六部官员虽是多有填补,但宫中过于奢华,人员繁杂,若能还宫女回家,不但可开源节流,还能得天下人爱戴。”

“大胆。”段达喝道:“你这种行径……”

他本来想要斥责为造反,见到萧布衣脸色阴沉,慌忙改口道:“这种行径要经西梁王允许才可。”

萧布衣心道这种行径的确是视扬州的杨广于无物,和造反没有什么两样。

略微沉吟,萧布衣问道:“不知道越王有何建议?”

越王微蹙眉头,转瞬笑道:“西梁王若是有令,我定当遵从。”

萧布衣点点头,“既然如此,越王、王母等处的宫人暂且勿动,其余各宫报上遣散名单,削减开支,至于遣散人员,务求妥善安置。而本王府的开支亦要削减半数,以示天下百姓节俭之心。此事由卢大人、董中将、独孤郎将负责,马周建议有功劳,加俸禄一月。”

卢楚等人遵旨,马周亦是谢恩。

萧布衣却是话题一转,“不知道各位大人还有何事情禀奏?”

群臣这才纷纷上前,将所为事情说出,萧布衣细心倾听,命魏征等人一一记下,慢慢商讨。所有的事情倒是不紧不慢,群臣大受鼓舞。

等一些琐事说完,西门楚才却上前道:“启禀西梁王,如今六部虽多有填补,可六部尚书除民部尚书外,均为空缺,六部无头不行,还请西梁王定夺。”

普通的选拔人才尚可,魏征是个御史,西门楚才不过是个考功侍郎,如何敢对六部长官做主,所以只能询问萧布衣。

萧布衣沉吟片刻,“既然暂且无法选拔,不如由我暂时任命如何?”

群臣随声附和,“西梁王知人善任,定能人尽其才。”他们虽然没份,却也好奇萧布衣到底会如何安排人手。

萧布衣略作沉吟,“民部尚书韦大人最近招募新军颇有起色,加俸半年,不必变动。刑部虽缺尚书一职,不过可暂且由刑部侍郎暂时代理,半年后看其成效,再决定刑部尚书一职。”

众人已经听的明白,暗想这侍郎其实就是和尚书差不多,只要薛怀恩并无大错,想必这刑部尚书就是薛怀恩无疑!

“至于工部嘛,尚书暂缺,暂由将作监大匠廖凯兼任工部侍郎,统管工部一事。”萧布衣沉吟道。

众人都是点头,暗想萧布衣毕竟还是知人善任,廖凯本是将作监大匠,对工部颇为熟悉,若他来管,应是不差。

“礼部尚书还请太府卿元大人兼任,不知道元大人意下如何?”萧布衣突然道。

元文都自从到了大兴殿后,一直默然不语,听到萧布衣突然委派他为礼部尚书,略有吃惊,转瞬错愕,然后心情五感交集,不知是何滋味。

群臣也望过去,都是窃窃私语,暗想元文都和萧布衣不算和睦,萧布衣竟然委任他为礼部尚书,实在是胸襟广阔,这样一来,许多心有疑惑之人都是长舒一口气,放松下来。

“微臣得西梁王器重,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元文都终于深施一礼。

萧布衣点头,“兵部尚书本是卫文升,可如今已到西京,太原副留守李靖袭取黎阳,克瓦岗一战中功劳居伟,既然如此,可由李靖任兵部侍郎一职,兼兵部尚书一职,半年后以观后效。”

群臣面面相觑,半晌无语。可李靖既然为太原副留守,兼任兵部侍郎也算说得过去,可吏部尚书掌管人员任免,还在魏征、西门楚才之上,却不知由谁担当?

萧布衣眼中闪过狡黠的笑容,“至于吏部尚书嘛,我却建议由河池太守、银青光禄大夫、国舅萧瑀担任,不知道诸大人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