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金兰折(上)(第2/2页)

但事已至此,宗弼又能如何?赵构行动之决绝出乎包括汉廷在内其它所有势力的意料,而岳飞行动之神速又出乎赵构的预料。金军在北线的军力,并不是想南调就能南调的,何况以当前双方的士气而论,就算宗弼顺利调回兵力也未必能赢得了宋军!

大宋派往塘沽道贺和派往荆北传令的使者是同日出发的,杨应麒在接到赵构的道贺后马上致书折彦冲,认为应该赶紧部署针对南方的战略,在西夏彻底灭亡之前动用一切的政治力量和外交力量,将黄河以南的局势控制在汉廷愿意看到的情况之下。谁知道折彦冲的反馈还没有回来,宋军动手的消息就跟着传来了。

“真是变化无方啊!”杨应麒在接到宋军进军的消息后也忍不住赞叹道——他赞叹的不是岳飞,而是赵构。

这时中兴府还没有攻克,汉廷户部的金库几乎已经见底,对于赵构的行动,杨应麒几乎没法进行有力的牵制,甚至连抗议都没法公开说——赵构要援邻,要灭胡,要报仇,在公在私、于汉于宋都透着凛然正气,杨应麒凭什么抗议?凭什么反对?甚至塘沽一些没大脑的书生竟也在声援赵构的行动!

不过,尽管赵构的行动充满了道理,但杨应麒也不会公开赞成,他很明白,如果说江南还是一个可以暂时借给赵构的租地,那河南对折彦冲来说就绝对是一块不容赵构动手的禁脔——当初欧阳适带回来的和议上,河南可是归汉廷所有的!

“九哥这次只怕要因为贪心而误事。”赵橘儿似乎也明白折彦冲对河南的野心:“大伯听说了这件事情,只怕会怒火冲天!”

“嗯。”杨应麒道:“可那又怎么样呢?站在你九哥的立场上来说,我倒觉得他这么做不会比什么都不做更加糟糕。反正汉宋直接面对是迟早的事情,而汉强宋弱,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留着宗弼,也不过是留一个机会让大哥在两三年后大展身手罢了。”

赵橘儿奇道:“两三年?如果九哥不动手,以大伯的性子,会忍两三年?”

“不是性子的问题。”杨应麒道:“是我们的钱粮快见底了,要恢复到能打一场大仗的程度,总得几年光阴的。再说,西夏的主力虽然击溃,但这么一个屹立百年的国家要彻底征服,手尾是很长的,我们要处理好甘陇的问题,处理好新疆土与旧疆土的关系,都需要时间。”

赵橘儿道:“这么说来,九哥岂不是有机会吞并河南?甚至有时间从容经营?”

“嗯。”杨应麒点了点头,道:“只怕会这样。”

赵橘儿想了想,说道:“但大伯应该也不会就这么什么也不干吧?至少,他应该会让二伯动手!就算得不到整个河南至少也要和九哥平分。嗯,以二伯的智慧,说不定也不用大伯提醒,现在已经在做了吧。”说到这里赵橘儿忽然注意到杨应麒神色有异,咦了一声问:“你这么了?”

杨应麒恍若有失,颤声道:“有件事情,我一直不敢求证,如今似乎也该派人去问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