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要做更要说(第2/2页)

“官府下乡!?官吏一体!?民设公局,课征入商?”

巴旭起对雷襄很有好感,不厌其烦地作了细细讲解,半席过去,雷襄听了这一套连环招,只觉自己可能是喝多了,竟然生出幻觉。

“高山仰止……”

想了好半天,雷襄明白了根底,震出一身酒汗,这可是绝古烁今之变革!但他很是不解,如此善政,为何外面没听到什么风声?

“此乃政务内里,到时与民人相关之事,自有公告,何须如街巷妯语那般播传?”

巴旭起觉得这是很严肃的国政,干吗要在外面传风声?径直闷头做就好。

“光纯兄此言差矣……”

雷襄正色肃言,如之前还在翰林院那般,品头论足起来。

“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变政!我等还需细思,方能明白此策根底,知其善处。那些县乡旧吏,乡绅大族,若是想得歪了,一力抗阻,即便新朝势威,也要大耗口舌,更不知还会引起多少变乱。变政需先立言观风,如今连广州都没什么风声,各县更不知内里,诸位径直就这么回到县里,就为解说这一套善政,就不知要花多少力气。”

雷襄此言一出,巴旭起等人都心中一抖,没错,这可是关键!还真是旁观着清。

“天王睿识,此事应该已经想到了吧……”

程桂珏嘀咕道,李肆李天王的思路,他们要使劲嚼才能嚼得通透,可就是靠着这样的思路,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小村穷书生变作立国裂土,正问鼎华夏正朔的枭雄,这种事,他怎么也该先想到了,或许已经有所布置。

“天王确实睿识,否则也不会困新会为众目所指之处,但也就是瞧出天王很重人心,在下才觉眼下之事很是奇怪,或许……天王是疏忽了。”

巴旭起等人皱眉,李天王能把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

“不管天王是不是忘了,诸位都是新朝砥柱,也该尽职陈述才对嘛。”

雷襄说得潇洒,他现在是闲人一个,看事自然看得剔透。

“没错!不管天王如何想,我等就为尽职,也该直谏!”

巴旭起一拍大腿,下了决断。这么一大套政策,不做好人心铺垫,不仅讨不了好,施行起来还要费太多精神在口舌上。

“万重,跟着我去见见天王?”

巴旭起看住雷襄,心道不管这小子是不是想借他们为梯子上墙,但至少这个提醒很有价值,他也就顺水推舟,送这雷万重一程。

“呃……我还是天王军中的俘囚呢。”

雷襄无心投效李肆,很委婉地推脱着,可巴旭起不由他分说,吃完酒席,就拖着他朝天王府行去,眼下天王府还不是皇宫,巴旭起要见李肆还是很容易的。

李肆实在累得不行了,即便是元宵还在加班,正为跟粤商总会一帮白眼狼打仗而作准备。但巴旭起要见他,肯定有大事,也只好强打精神出面。

“新会知县雷襄?你怎么还在这啊?不是说不愿出仕就任由自便么?”

见到巴旭起还带来雷襄,李肆打着哈欠嘀咕着。雷襄又是苦笑,他倒是想自便,就是伤没好透,还需要在英慈院换几次药。而且他总觉得自己还是俘虏,这李天王让他随便乱转,是故示优容,他就这么跑了,惹恼了李天王怎么办?

现在听李肆这话,竟像是没记得有自己这么个俘虏一般,雷襄跟巴旭起对视一眼,心中都道,看来李天王也是会忘事的。

接着就说到这善政应该选宣传,然后才施行,李肆定了定神,眨巴眨巴眼睛,看似镇定,心中却高呼,我怎么把这事都给忘了!?光想着改革,不知道造势,光想着怎么做,不知道怎么说,真是太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