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迈之炼金术师(第2/3页)

张迈道:“我说的这套理论并不完整,也未必完全正确,我也不想要你们来证明它是对的,相反我更希望你们能证明它是错的——如果你们能证明它是错的,那我将更加高兴。不过,你们证明的方法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实验。”

他让郑渭分别为两人的实验室起了一个名字,纳菲尔所在就叫天玄馆,哈立德所在就叫地黄阁,分别给每人配备了二十名奴隶当下手,又让他们两人各自去寻找五到十名少年作为学生,此外,又让郭洛抽调两队士兵分别保护他们——既是保护也是监视,因为张迈对天玄馆和地黄阁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一切研究成果不许外泄。天玄馆和地黄阁直接面相张迈,平时则由郑渭管理。

张迈看得出两人虽然品行一般,但对于炼金术是有真正的热忱,说:“我对你们的要求很明确,我要的不是让你们将铁炼成黄金,也不是要炼制长生不老药,我要的是要你们炼制出一些对我们安西唐军有用的东西,对民生有帮助的也好,对打仗有帮助的也好,如果炼出来了,我会大大有赏。你们现在刚刚上手,我不逼你们,但是三年之内一定要有成果,不然的话我会考虑换掉你们——西域也不止你们两个炼金术师。今年的经费我已经给了一个数字,至于来年,那就要看你们今年的成果而定了。”

又让郑渭订立了几项激励机制,又推行馆长负责制,若有了成果得到奖赏,实验的具体操作者得一半,馆长得两成,其他三成按照一定比例由馆长奖赏给馆阁的其他人员。张迈允许他们自由研究,但同时又交给了几项试验性任务,包括火药、炸棉、玻璃和肥皂。

新春一过,天玄馆和地黄阁就分别投入了各自的研究,这时他们已经很明白张迈的要求和唐军的需要,再也没去研究如何炼成黄金,而是分别将精力都投入到武器研发中来,纳菲尔便去研究炸药,而哈立德则继续研究他的炸棉。

纳菲尔是单打独斗型的人,哈立德心思却更活,征得郑渭的同意后,又去找了三个有炼金术经验的助手来,让一个去研究玻璃,一个去研究肥皂,另外一个跟着自己研究炸棉。他还想起讹迹罕有一个老相识的炼金术师同样是穷困潦倒,只是大雪封山暂时没法去把他找来,纳菲尔却嫌带徒弟麻烦,只按照最低限度招了五个,并按照张迈的要求每天随便交给他们一些炼金术的知识,哈立德却招足了十个,都是通过他考试的聪慧少年,又督促他们学习研究,带着他们做实验,因此天玄馆显得很沉寂,而地黄阁却显得相当的热闹。

不过,天玄馆和地黄阁的事情在这个冬天也并未占据张迈过多的精力,大部分的时间张迈还是投入到新兵的训练中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到新兵营中巡视,与郭师庸探讨练兵办法的改善。新兵营里四府是新征募的,另外有两府是让降军拉来进行重新训练,六府士兵共七千二百人,张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是下到每一个队去巡视,和其中将近一千个将士谈过话,七千多人个个都认得他。这支军队从体力到作战技巧到训练强度到伙食到宗教成分到民族成分甚至到士兵的心情他都了如指掌。

过年之后,到一月底,忽然来了一场恶寒,往年要是发生这种事情,疏勒都要冻死人的,回纥政权对穷人并没有太多的怜悯与照料。这次张迈在城中五间大宅设立了公共避寒场所,又征调城中多余的人力,出城伐来木薪,供给这些避寒点。经过此事之后,疏勒的贫寒人家对唐军更是归心。

张迈见天气如此寒冷,便与郭洛郑渭商量着解决将士新军装的问题,道:“疏勒产棉花,西域很多地方的寒冷时间又长,如果能够制出一批有效的御寒军装来,咱们冬天在户外活动的能力就会变得很强,这可是一件比制造出几百柄陌刀更厉害的武器。”

郑渭想了一下,说:“军装这东西,与兵器锻造不同,与其由军部下令让民部制作,不如交给私人经营。利之所在,会吸引得商人殚精竭虑地研究,一来我们不用费太多的精力,二来也有利于富民。”

郭洛道:“怕只怕这些商人为了赚钱,会以劣充优,以次充好。”

郑渭道:“控制军装的质量,不在于公营私营,主要在于监管。监管若严格,从私营的工坊也能买到价廉物美的货物,监管若是不严,公营的工坊腐败只会更加严重。”

张迈同意了郑渭的说法,郑渭当天便放出风声去,果然有好几家商家都有兴趣,已经改姓为“奈”的奈尔沙希家也是其中之一,奈尔沙希本人改名为奈希,他最得力的小儿子阿布勒改名为奈布。小奈听说这事之后和老奈商量了起来,说这棉衣的生意,乃是一项前途无量的大买卖,若是经营得好了,往后不止供应军队,甚至还可以商品成为出口到西域、印度各国去。

奈希说道:“这个我知道,那又如何呢?”

奈布道:“既然有这样的好买卖,咱们为何不把它作起来?如今疏勒要搞棉衣,有三大有利条件:第一是棉花产量不少,但用的不好,官库私库中多余的棉花堆积如山,价格便宜;第二是现在有不少闲置的奴隶;第三,唐军民部带来的手摇织布机,还有疏勒本身有的弹棉机,凑在一起,将会有很大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张特使将官营工坊分成十几道工序的做法,我觉得非常管用,工序分得细了,工匠就容易熟悉自己负责的手工,干起活来会更快。”

奈希道:“这些我也都知道,可你到底想怎么样呢?”

奈布道:“我想搞出一个大工坊来。咱们先按照弹棉机和纺布机的样本,组织起疏勒的木匠,做个几百架来,然后向官方租借一千几百个奴隶来干活。如果能拿到军方的生意,光这笔买卖就足以发家了,我看好唐军的前程,以后他们肯定还要扩张,他们的军队走到哪里,我们的货物便卖到哪里,若是赚到了钱,再投入到工坊之中来,这可是利滚利、货滚货,前途无量的买卖啊。”

奈希一听,笑了起来:“这笔买卖,确实不错,不过你知道不错,别人就不知道么?咱们家的财力,在疏勒排得上前五,但也入不了前三,真要独占鳌头拿下这笔大买卖,只怕还是有些吃力。”

奈布想想也是,道:“那老爷子你的意思,是我们再找一家联合?”

“联合要谨慎。”奈布道:“唐军高层几个人物,一个比一个厉害,如今又个个认真办事,若是做军装,把关必严,他们定不希望将生意分得太散,背景太过复杂,最好是知根知底,这样比较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