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紫禁城偷拍案(第6/11页)

事情闹大了,朝臣纷纷上表弹劾袁世凯,袁世凯那厮哄抬水价,鱼肉百姓……却不想,这一次袁世凯的态度却是低眉顺眼,应和大家的要求,居然真的要免费为北京市民供水。

袁世凯的态度,引起了御史们的警惕——这厮又在搞什么鬼?

拿起报纸一看,群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袁世凯那厮居然抢先一步成立了他家的大清国豆腐公司……这用水用得最多的,不就是豆腐公司吗?怪不得老百姓闹事要求免费供水,原来这一切都是袁世凯策划的阴谋。

当下,朝廷众官员召开了价格听证会,会上有多名百姓代表到场,纷纷发言,代表北京市民强烈要求提高水价,涨价涨价再涨价……最好水价涨到让袁世凯的豆腐公司倒闭才好……

【11.中国人的游戏】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越做越错——这个就是中国人的游戏法则了。

一个人干,两个人看,三个人捣乱——这话我们熟悉吧?

这些社会游戏的潜规则,是当今中国人最大的困扰,连我们现在做点事都这么难,可想而知袁世凯时代又是如何的不容易。

所以袁世凯事情做得越多,挨的骂就越多。干到最后,落得个汉奸的名头,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慈禧太后最明白袁世凯的处境,所以不管舆论是如何的谩骂,在她那里就一条处理意见:赏!

袁世凯都汉奸成这样了,还要赏?

朝中各级领导思想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思想混乱的各级领导一边在心里骂袁世凯的八辈祖宗,一边排着长队去袁世凯的家中,给袁世凯送寿礼,连镇国公载泽都来了,他还在送给袁世凯的寿礼上落款:盟弟!

瞧瞧,瞧清楚了没有?载泽跟袁世凯是亲哥俩。

朝中御史怒不可遏,立即抓住这个把柄,再次群起而弹劾袁世凯!

豁出去了,奶奶的!

宗室居然与汉人联谱,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慈禧太后收到弹劾奏章,立宣袁世凯上殿。

袁世凯大摇大摆地去了,每一次言官弹劾,袁世凯都狂猛地升官,已经升到了一身兼九职,这一次还要再升多大的官?

然而,令袁世凯万分意外的事情出现了,这一次慈禧太后居然坏了规矩,不仅没有升官,还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声色俱厉!杀气腾腾!

袁世凯傻眼了,不是说弹劾一次,官升一级的嘛,今天老太太这是怎么了?

滚!慈禧太后最后说。

袁世凯乖乖地向后一滚,叽里咕噜,顺着殿阶滚了下去,大家傻傻地看了半晌,才突然醒过神来,急忙奔过去搀扶起他,却见袁世凯一条右腿已经跌断,走不了路了。

受刺激了!

袁世凯心神大乱。

【12.是杀还是留?】

慈禧太后像宠儿子一样宠袁世凯,怎么会突然翻脸了呢?

理由很简单:慈禧太后知道自己活不久了。

有她在,纵然是大清江山风雨飘摇,但以她那过人的意志,强悍的精神,缜密的思维,过人的直觉,超乎寻常的权力运作技巧,对世事法则洞察一切的眼光,对国家政务的惊人娴熟与清晰,对人性透彻入骨的认识……再大的问题,再多的麻烦,都无足以撼动大清江山分毫。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权力女性!

她以那令人胆寒的钢铁手腕,强拖着这垂危的大清帝国又走过了六十年。

如果没有她,早在洪秀全时代大清就应该灭亡了。

她在,则江山在。她那过人的统辖之术,具有征服一切的秉质。

她统辖过儒家文化在中华的最后智慧之花——曾国藩!

而后,曾国藩最心爱的弟子李鸿章,又在她的役使下沦为替帝国拉车的老牛,一直到死,都没有找到翻身的机会。

然后是北洋的合法传承人袁世凯,这个不学有术的家伙,大中国由帝制转向民国时代的所有创新,近乎完全是出自此人,可是慈禧太后却能够在谈笑之间,就轻易地摘下他的首级。

慈禧太后再也清楚不过,如袁世凯这种能力超群的人,也只有她才能够镇得住,若她一走,袁世凯必生异心。

她想杀了袁世凯!她好想好想杀了袁世凯!

但是她更知道,如果她杀掉袁世凯,那么,当她死后,也就是帝国灭亡之日,爱新觉罗氏那不成才的后代啊,你们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绝望!

慈禧太后陷入了绝望之中。

杀袁世凯,帝国必亡!可要是不杀他,帝国必亡于此人之手!

就留着他,让他再替大清帝国拉两天磨……说不定,过几天爱新觉罗氏家族中会基因突变,冒出一个能够摄伏袁世凯的人物来……

就在这绝望的举棋不定之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前后脚撂挑子了。

帝后皆死,国失其主。

【13.欺负女生的大师们】

1908年12月2日,三岁的溥仪登基,改国号宣统。

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发来贺电,请诛袁世凯。

国内诸御史朝贺,请诛袁世凯。

满朝文武,千余名官员,只有一个学部侍郎严修建议别诛,剩下的所有大臣,都要求诛之。

隆裕皇后晋级为皇太后,她从谏如流:大家都说要诛,那就诛了吧。

载沣晋级为摄政王,他素来就恨袁世凯,诛之!

镇国公载泽说:诛是应该诛的……只不过,听康有为说,袁世凯不太好诛……

摄政王大怒:有什么不好诛的?

庆王爷急忙跳出来:诛袁世凯,容易,可是……万一诛了袁世凯,北洋军队造起反来怎么办?

摄政王载沣:先别说诛不诛的事儿……你们有谁见到袁世凯了吗?

没人见到他。袁世凯此时已经逃之夭夭。

由亲信张怀芝陪同,直隶总督杨士骧之弟、京津铁路督办杨士聪亲自提枪保护,袁世凯化装成山西煤老板,逃到了天津,火车一到站,他老兄就疯了一样地向着英租界狂奔,直到住进了英租界的利德饭店,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联系洋记者莫理逊,请求莫理逊帮忙联系,袁世凯要求去英国政治避难……

袁世凯这边忙碌出逃的事,朝廷那边发出寻人启事,到处去找袁世凯,并一再保证不会杀害他……这封寻人启事最先被前任直隶总督杨士骧收到,于是杨士骧急命自己的大儿子杨毓瑛跑步前进,去租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袁世凯。

杨毓瑛呼哧呼哧跑到的时候,袁世凯正正襟危坐,接受洋记者莫理逊的专访。

要专访,一定要专访。

一定要通过专访的形式,让广大的英国人民知道在大洋彼岸,有一位中国的改革家袁世凯,他先进的宪政理念,与悲惨的个人遭遇,一定要让英国人民看得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