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砀山“无赖”乱世枭雄(第5/9页)

把西边的事情安排好后,朱温决定扫除东边的一些讨人嫌的家伙,天复三年四月,朱温攻打青州,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硬着头皮顶了一下,被朱温揍的鼻青脸肿,弟弟王师克也赔了进去。耗到九月,王师范再也没本钱和朱温打了,只好投降,胶东半岛地区全归朱温。

朱温这次东征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得到了王师范手下的名将刘鄩。刘鄩是五代时最具侠客风骨的名将。刘鄩曾经和朱温手下大将葛从周战于兖州,而葛从周的母亲正在城中。刘鄩公私分明,见到葛母毕恭毕敬,不敢少怠。而且刘鄩把城中的老弱病残全都放出城中,只留下本部兵守城。这等侠骨风范,千载之下仍然让人仰慕不已。孙子所说的为将五条智信仁勇严,刘鄩至少当得起一个“仁”字。后来王师范投降朱温,葛从周劝降,刘鄩这才归顺朱温。朱温也非常喜欢刘鄩,常说他是李勣(就是半仙徐茂公的原型)再世。

刘鄩还有一段艳史,特别有名,就是刘鄩曾经买下一个卖饼的王家女孩做为侍女,这个王家女孩美艳异常,时人称为“花见羞”。刘鄩死后,王氏带着刘鄩的大把金子投靠了后来成为唐明宗的李嗣源,深得宠幸,并在后唐以及晋汉之际的政治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后话不提。

唐昭宗李晔改年号上了瘾,天复年号只用了三年,又改称天佑元年(公元 904年),本想祈求上苍保佑大唐,保佑他自己。可这时的大唐气数已尽,没几年折腾了,而且这也是唐昭宗人生的最后一年。昭宗本为以朱温是社稷栋梁,李茂贞不过是个乱世草寇。哪知他刚出狼穴,又入虎口,朱温还不如李茂贞呢。

朱温为了就近控制昭宗,强行把昭宗“请”到了洛阳,昭宗本不想去,但架不住朱温的威胁恫吓,只好移驾。行前昭宗哭着对给他送行的老百姓说:“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到处流浪,不知道朕会死在哪里。”左右皆哭。堂堂大唐皇帝沦落成到这个地步,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地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朱温可不管你这些,我的利益最重要,为了我的利益,大唐皇帝也必须为我做出牺牲,这就是丛林法则。不过唐昭宗行前秘拟了一道旨意,分道送给河东的李克用、西川的王建、淮南的杨行密,让他们有朝一日攻灭朱温,恢复唐朝。而这时其他的一些较大藩镇,如吴越的钱镠、福建的王审知、湖南的马殷、广东的刘隐等人则坐山观虎斗,但多是倾向于朱温。

不久,王建、李茂贞、李克用、杨行密等人公开声讨朱温,说朱温欲行篡逆之事,诸镇将联兵消灭朱温。朱温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心里极不痛快。这些藩镇对自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朱温本想亲征这些不听话的藩镇,但又害怕昭宗的威望在自己的后方制造麻烦,渐渐对昭宗起了杀心。

天佑元年八月,朱温派遣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前往洛阳杀死昭宗,昭宗死时年方三十八岁,朱温强行推立年仅十三岁的辉王李柷为皇帝,就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哀帝(后唐改益为昭宣帝)。唐昭宗真是活的可怜,死的悲哀,其实他并不能算真正意义的亡国皇帝,至少他有振兴唐朝的愿望,这一点上就比“此间乐、不思蜀”的阿斗公强多了。

当昭宗死讯传来后,朱温嚎啕大哭,又去见哀帝李柷,说一定要为先帝爷报仇雪恨。朱温真是狠角,回头就把“首逆”朱友恭给杀了。朱友恭这个冤枉啊,刑前大呼:“把我卖出来,你早晚也会不得好死!”

朱友恭的“不幸遭遇”不禁让人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就是三国时为司马昭杀死曹髦的成济。成济和朱友恭确实该死,但比他们更该死的是司马昭和朱温,至少他们的演技实在过于拙劣,世人谁不知道,没有司马昭和朱温的命令,成济和朱友恭敢去弑君?

虽然中原地区成了朱温的“私产”,但朱温还是不满足,地盘总是越大越好。这年十一月,朱温亲征淮南。朱温虽然很残暴,但他的军事指挥艺术确实很高超,所以毛泽东主席曾经评价过朱温,说他“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淮南有七八年没有朱温打过大仗了,这次看到朱温来的气势汹汹,知道这伙计还在记着水淹庞师古的那笔账呢。朱温的汴州军是见过大世面的,强悍好斗,战斗力非常强,在当时能和汴军相提并比的只是李克用的晋阳军。朱温连连得手,纵军在江淮一带横冲直撞,杨行密拿他毫无办法,

朱温在寿州(今安徽淮南)碰上一根硬骨头,淮南军死守不出,朱温觉得无趣,撤军回去了。不久,朱温又想出出风头,天佑二年(905年)七月,大将杨师厚受命攻打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赵匡凝打不过杨师厚,被杨师厚端了老巢,赵匡凝狼狈逃奔淮南。

朱温风光了一阵子,朝中就有蒋玄晖、柳璨等“开明人士”开始为朱温张罗改朝换代的事情来了。这两位运气不好,马屁拍到了蹄子上,蒋玄晖有些迂腐,他认为改朝换代必须遵守以前的潜规则,就是先封大国,总百揆、加九锡礼,然后再行实禅代之事。蒋玄晖说的并没有错,历史上许多改朝换代都是这样玩的,比如司马炎、刘裕、萧衍、陈霸先、杨坚等。但朱温却不喜欢这么哆嗦,冲着蒋玄晖大骂道:“真他娘的迂腐,难道我不受九锡就不能当皇帝了?”还是朱温说的实在,不似司马炎等虚伪做作,丑态百出,徒留历史笑柄。

朝中同情唐朝的人还比较多,朱温一时难以下手,就假模假样的推辞掉了九锡,还做他的梁王。蒋玄晖、柳璨等几位却急着要朱温当皇帝,逼小皇帝李柷再加朱温九锡礼。蒋玄晖、柳璨的所做所为让很多人不齿,名声甚坏,朱温渐渐的也感觉到了这二位想要荣华富贵,却要让他背黑锅,寻个借口把他们给杀了。

正当朱温准备下一步的计划时,魏博军忽然发生哗变,罗绍威控制不住,向朱温求援。朱温不能容魏博有失,便率大军去魏博镇压。要说朱温确实不是吹的,到了魏州,三下五除二就将乱兵荡平。罗绍威感激涕零,盛请朱温盘桓一些日子,其实罗绍威是想借朱温的名头震震刘仁恭、王鎔他们。可没想到朱温在魏博呆了半年左右,差点把罗绍威吃穷了,汴军能打仗,也能吃喝,半年时间内就吃掉了七十多万头牛羊猪们,花钱更是如黄河决堤一般。罗绍威心疼死了,这个后悔啊,他说了句历史很有名气的话:“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后悔也没有用了,朱温可不管你这些,吃完了喝完了也玩完了,拍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