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风云际会,还是羊入虎口?(第4/6页)

——宋国胜利了!

不错,宋国真的胜利了!

举国欢腾!

宋王偃足足过了一个月才想起自己姓什么来——我来插一句,宋王偃姓“子”,这是商朝王族的姓,现在可能没有了——他摸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我太伟大了!我怎么这么厉害呢?我不会就是传说中鲜花盔甲的主人吧?”

华犨又出现了:“大王——”

宋王偃一看是华犨,更牛气了:“臭小子,怎么样,没想到吧,哈哈,寡人胜利了!要不要寡人派人挖个地缝给你钻啊?”

华犨深沉地说:“买彩票中五百万大奖的事倒不是没有,可您要是还想再中第二次、第三次,那就太不现实了。再说了,打仗可不是过家家,楚国这样的对手也不是邻居家的傻小子,您可得悠着点儿!”(华犨的原话很漂亮,十六个字的至理名言:“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

宋王偃气坏了:“哎呀,你小子说话怎么就这么不中听呢,来人——”

左右有卫兵过来:“请大王吩咐!”

宋王偃恨恨地看了一眼华犨,对卫兵们下令:“把这小子给我拖下去!他这张嘴不是厉害吗,哼,派他给超女当评委去!”

宋王偃这下可好了,不但蒙上了眼睛,还堵住了耳朵,于是高高兴兴地第二次攻打楚国去了。小概率事件果然没有连续发生,宋国这回不但吃了大败仗,还被楚人顺便灭了国。

——这是刘伯温笔下的宋王偃的故事。真实吗?可信吗?呵呵,恐怕未必。刘伯温这个时候正隐居青田,其时天下大乱,元朝的官做不下去,各路大王旗也都不是什么好货色,刘伯温在青田写书解闷,写成了《郁离子》,这篇宋王偃的故事就是《郁离子》书里的一则寓言。

既然是寓言,也就无所谓史料价值了。刘伯温根本不关心宋王偃的故事真相如何,他明里是写宋王偃,其实却是在说当时的元政府。古代的专制社会通常只喜欢歌功颂德、歌舞升平,谁要是想说点儿心里话那是要冒着杀头的风险的。逼得大家没办法,只好不说今人说古人了。这可真给后人添麻烦,要不清楚刘伯温的背景,随便抄来这段资料就以为说的是真事,那可就越读书越糊涂了。

不过,两千年的专制传统也培养出了人们另一种极端的心态:什么都得猜。

从上到下都得猜。

领导也不容易啊,夸猫头鹰是骂领导(上本书里的例子),讲讲古也是骂领导,防不胜防,就算严禁提领导的名字,大家一说叉叉,谁都明白这又是在说领导。朱元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看别人写什么都觉得是在骂自己,为此没少生气,更没少杀人。

下边的人更不容易,像刘伯温这样的,藏着掖着。所以中国是个谜语大国,传达政策要说谜语,因为实在太亏心,没法拿到明面上说,只有靠下面的人细心领悟;写小说要说谜语,因为到处是地雷,不小心踩了哪颗都得炸死自己;饭桌上聊天也得说谜语——有时候其实没必要说的,可是没办法,早都说成习惯了,除了谜语别的话都不会说了。到处都是谜语,什么都是谜语,至少都有谜语的嫌疑,就算不是谜语,大家也习惯性地当成谜语去看。像英国流行一时的小册子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就闻所未闻,而“戏仿”这种在小册子大战的时代就被人用臭了街的形式哪怕拿到现代中国也一样会被很多人认为侵权。

要把历史上这些经史子集读明白一点儿,唉,也要有一些解谜的本领啊。

背景情况差不多都交代清楚了,嗯,听听孟子接着向滕国世子举例子吧。

孟子说:“咱们先看看成覸,成覸曾对齐景公说:‘他是条汉子,我也是条汉子,我凭什么要怕他呢!’颜渊还说过:‘舜和我还不都是一个鼻子两条腿嘛,有作为的人都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周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还会骗我不成?’咱们再看看现在的滕国,截长补短,也得有个五十里见方,还是有希望治理成一个好国家的。《尚书》里说:‘如果吃药的人没吃得昏头涨脑,那病是不会好的。’”

——孟子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听上去乱七八糟的呢?

这又得一点点来说了。

成覸,这是一个人名,“覸”字有人说应该读“看”,也有人说应该读“见”,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至于各位,不妨哪个音读着顺口就用哪个好了。这位成覸也被人叫做成荆或者成庆,是齐国著名的武打明星。他可能是成家班最老资格的大腕儿,比成龙要早两千多年。

勇士成覸在齐景公手下当差,这位齐景公我们已经很熟悉,他和晏婴是一对老搭档了。对于勇士来讲,齐景公和晏婴的朝廷可是一个险恶所在,这位晏丞相别看五短身材,却和齐国三位顶尖高手过过招,留下了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成覸幸运,没在那“三士”之中,所以还能留下来向齐景公吹吹牛。孟子在此引用成覸的话是:“他是条汉子,我也是条汉子,我凭什么要怕他呢!”有人说这话还有上下文,成覸是针对不知哪位尊贵人士说的,意思是:大家进了澡堂子都是一样的人,老子不怕你!

孟子对世子解释:“我举成覸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做人做事信心很重要。尧舜之道并不难,只要世子你有信心去做!来,世子,这边来——”

孟子拉着世子进了一间小屋,世子很奇怪:“孟老师,这是什么地方?”

孟子嘿嘿一笑:“咱们搞个情景教学,这是一家澡堂子,来,世子,快脱衣服!”

世子莫名其妙,见孟子脱衣服,自己便也跟着脱。

等两人都脱光了,孟子带着世子一转弯,下了浴池。孟子说:“情景教学开始。现在我们来模拟成覸说话时的情形。好,我演成覸,你演那个贵人。”

世子愣愣地站着。

孟子突然点指喝道:“呀——呔!别看你是贵人,可进了澡堂子大家都一样,老子不怕你!”

世子满脸通红,嗫嚅了半天才说:“大家好像不太一样吧……”

孟子一愣,顺着世子的眼光看去,见有一块长方形的歪倒的木牌。孟子低声念道:“部……女……这是什么意思?”

“是‘女——部——’”四周突然响起一片愤怒的银铃般的娇滴滴的喊声。

成覸过后是颜渊。

颜渊,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古人没标点,所以颜渊这句话,我们也搞不清楚他到底仅仅说的是“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还是连下面那句“有为者亦若是”也是他一起说的。总之无论如何,颜渊的意思是:舜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