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一条船,看见什么?

水兵鲍布还不知道的是,他所值勤的这艘坦克登陆舰U.S.S. LST-847,在他趴在床上写信的一刻,正缓缓驶入中国人的当代史。

这是一艘九个月前才下水的新船,船头到船尾长度是三百二十八英尺,可以承载一千多人,速度十二节,配备有八尊四十厘米口径、十二尊二十厘米口径的钢炮。船上有一百三十个官兵。

凡是在海上浪迹天涯的人都相信,船,是有生命、有感情、有宿命的。茫茫大海可以给你晴空万里,让你豪气如云,也可以顿时翻覆,让你沉入深不可测的黑暗,不需要给任何理由。

在大海上,人特别渺小,他的命运和船的命运死死捆绑,好像汗水泪水和血水渗透浸润木头时,木头的颜色变深。

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五日才开始首航任务,这艘新船在隔年六月,就报废了。因为在这短短一年半之间,它在太平洋海域上密集地穿梭,日夜航行,每一趟航程都承载着人间的生离死别,特别多的眼泪,特别苦的叹息。

航海日志,是一条船的年谱和履历,告诉你哪一年哪一日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年谱看起来很枯燥,但是那细心的人,就有本事从一串不动声色的日期和地点里,看出深藏在背后的历史现场,现场啊,惊心动魄。

这艘军舰,从一九四五年秋天到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半年之间,在上海、青岛、日本佐世保、基隆、高雄几个港口之间不停地来来回回航行,中国士兵上、中国士兵下;日本侨俘上、日本侨俘下——它究竟在忙什么?

一九四五秋天到四六年春天这大战结束后的半年间,飞力普,你把整个太平洋的版图放在脑海里宏观一下,你会看见,每一个码头上都是满的:百万的国军要奔赴各地去接收日本战败交还的领土;接收以后,又是百万的国军要飘洋过海,从南到北开赴内战的前线;几百万的日本战俘和侨民,要回到日本的家;散置在华北、华南、海南岛南洋各地的台湾人,要回到台湾;几十万从太平洋战俘营解放出来的英国、印度、澳洲、美国的士兵,要回家。

佐世保、葫芦岛、秦皇岛、塘沽、青岛、上海、广州港、宁波、基隆、高雄、香港、海南岛、新加坡、越南海防、马尼拉、新几内亚拉包尔……

码头上一个一个镜头:成千上万形容憔悴的日本人,只准许带着最少的行李,和亲人依偎在一起,瑟缩而消沉。从日军中脱离出来,却又一时无所适从的散置各地的台湾军属;被征去新几内亚作战争劳役的台湾和广东壮丁,成千成千的守在码头上,焦急寻找回家的船。

抗战八年疲惫不堪的各路国军,重新整队,码头上满满是战车、弹药、战马、辎重器械。

如果要说大迁徙、大流离,一九四五比四九年的震幅更巨大,波澜更壮阔。小鲍布这条登陆舰,只是几百条负责运输的船舰之一,但是细细看一下它的航海日志吧,每一条航线翻起的白浪,画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码头的挥别和出发,预言的都是个人的、难以掌握的未来。

LST-847登陆舰航海日志

1945-09-16 从冲绳岛启程,目标上海

1945-09-20 停泊上海码头

1945-10-08 中国七十军指挥官及随从登舰

1945-10-10 离沪,赴宁波

1945-10-12 抵宁波码头,下锚。七十军指挥官及随从下船

1945-10-14 七十军500 名士兵登舰

1945-10-15 离宁波赴基隆港

1945-10-17 抵基隆港,七十军士兵踏上基隆码头

1945-11-15 抵越南海防港

1945-11-19 中国六十二军所属55 位军官及499名士兵在海防登舰

1945-11-20 赴福尔摩沙打狗港

1945-11-25 抵打狗

1945-12-02 抵海防,装载47 辆中国军用卡车及驾驶人员

1945-12-08 装、卸688 位中国士兵;离海防,赴秦皇岛及葫芦岛1945-12-19 击沉两枚水雷

1945-12-22 抵葫芦岛,卸中国士兵

1945-12-26 抵青岛

1946-01-21 装6 名美国海军、1020 名日本俘侨及装备

1946-01-22 赴日本佐世保基地

1946-01-25 一名日侨两岁女童因营养不良死亡,予以海葬

1946-01-30 装19 名中国平民——18 名为女性,1名男性,赴青岛

1946-02-14 抵青岛,卸中国平民,装1190 名日俘侨,赴佐世保

1946-02-18 两名日童死于肺炎。予以海葬

1946-02-25 抵佐世保,卸日俘侨

1946-02-27 一名31 岁日本士兵死亡。予以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