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高冈的骄傲(第2/2页)

日军给每个士兵会发一本书。书不大,跟我们熟知的《毛主席语录》差不多。这本小书是《步兵操典》,它里面写的都是怎么开枪、怎么立正、怎么稍息;或者进攻应该用什么队形,防御应该用什么队形;挖一个掩体应该怎么挖、挖多高多深,都是有标准的。国民党军队也有这样一本书,也叫《步兵操典》,但训练上完全大打折扣,不如日本单兵。日本人比较一根筋,说一不二,书上怎么写,他就怎么练。中国人老想差不多行了,干吗那么认真啊。大家都是这么想,所以一步一步下来我方的单兵训练效果就差了很多。这其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影响,有句话说:“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有钱的话,单兵随便打,肯定能练出来。若每年就打十发二十发子弹,能跟天天打枪的人比吗?绝对不可能。经济跟训练上,双方一个硬一个软,都会对单兵的训练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导致不但武器不如人家,单兵的作战训练也不如人家。

“单兵装备”这个词,听着挺唬人的,其实就是日常作战训练所需要的东西。抛开衣服帽子鞋这些,首先得有个腰带和水壶。还得有一个小背包,可以装一些杂物和食品,这是最基本的配置。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硫磺岛来信》,里面也比较考究,但它犯了一个特别致命的错误。

电影里有个叫栗林的中将,他在剧中系了条腰带。那条腰带叫“略刀带”,首先当然是有裤腰带的作用,其次它上面有钩或者环,用来挂日本军刀。栗林中将把这个腰带系在了衣服外面,当成武装带使用,错误地使用了这个刀带,这是非常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军工对于单兵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武器和装备生产,由军工行业来负责。《鬼子来了》是一部道具上很考究的电影,但里面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里面军官使用的是士官的刀。姜文演的马大三被斩首时,他们用了一把95式士官刀,

这个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日军每个级别都有象征性的装备,军官就是要穿军官的衣服、戴军官的帽子、使用军官的刀。士官要使用士官的刀,士兵只能使用刺刀而不是日本刀。现在充斥银屏的几乎全都是“抗日神剧”,我觉得丑化侵略者的文艺作品可以有,法国人也拍了有名的《虎口脱险》,把德国人都拍得跟蠢猪一样,这是一种喜剧形式。而现在很多的抗战剧和电影以正剧这样反映历史,我觉得反而是扭曲了很多历史真相。

——李科

军品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