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寒冬将至(1938年7月~1938年11月) 南岳论剑(第3/3页)

由于此时国民政府各机关都已经西迁重庆,所以会上撤销了原来的重庆行营,设重庆卫戍总司令部,以刘峙为总司令,负责作为大后方的四川警备任务。广州因已陷落,行营自然撤销。为了协调大江南北的军事指挥,又在大后方西北和西南分别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主任程潜,后转至西安)、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

针对新一期作战,在会上,蒋介石提出开办游击干部训练班,邀请中共派人教授游击战术。蒋介石兼任训练班主任,当然是挂名。汤恩伯为教育长,叶剑英为副教育长,长驻训练班。

散会后,蒋介石没有马上就走。在寓所,他特意召见了两个人,一个是宋希濂,另一个是王耀武。

宋、王二人都不是第一次被蒋介石召见。

蒋介石说:“你们两个都是黄埔学生,一个在富金山,一个在万家岭,打得都非常好,抗战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不畏惧,知敌情,攻得上去,守得下来。”

宋、王二人互相看看,齐声说:“这是军人的本分。”

蒋介石说:“荫国(宋希濂字),这一次我向军队讲了你们71军在富金山的功绩,尤其是36师;至于佐民那里,在万家岭大捷中的功绩我当然是知道的,全国也是知道的。”

王耀武说:“上有俞军长指挥有方,下有全师战士用命,尤其是这一次,旅长张灵甫带队飞越险山,耀武不敢贪功。”

蒋介石说:“佐民你不必谦虚,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你打得好,我表扬你,你打得不好,我照样会骂你的。你说的张灵甫,就是杀妻坐牢的那个吗?”

王耀武说:“正是。淞沪会战和首都保卫战都参加了,张灵甫每战必身先士卒,这一次在张古山又亲带敢死队从后山爬上去袭击敌人。”

蒋介石点点头。

三个人又谈了一会儿。

蒋介石最后说:“耀武,你字佐民;希濂,你字荫国,都是好名字,你们我是要重用的。”

王耀武和宋希濂并膝立正,敬了一个军礼。

两个人告辞,出了寓所,衡山的黄昏已经从天而降。

宋希濂对王耀武说:“老兄,在会上,委员长把抗战划为两期,现在才是相持阶段的开始,兄长以为这抗战需要多少年才能胜利?”

宋希濂1907年生,王耀武1904年生,但宋希濂上黄埔军校早,是第1期,王耀武是3期。从年龄上讲,王耀武是大哥;但就黄埔资历来讲,宋希濂在上。

王耀武望着衡山的云彩,说:“不可预期啊。”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

王耀武说:“你我都是从淞沪一直打到现在的,都清楚日军的战力。很多战场上的局面,甚至不谈战术,仅仅就是因为日本人掌握有制空权造成的。当然,还有重炮的优势。至于刚才谈到的步枪,乃至轻重机枪,还真未必比他们差。至于日军的战术,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并无出奇之处。但有一个关键——”

宋希濂说:“他们单兵的素质比我们强得太多。”

王耀武说:“这也是我想说的。一个士兵对比一个士兵,如果差距有一些,还好办,而且也不明显。但一万个士兵对比一万个士兵,如果每个士兵都有差距,那么这种叠加起来的落后是翻倍的。”

宋希濂说:“日本人的兵役制度非常完善,前线的师团有大伤亡后,新兵很快能补充进来,而且补充进来后就能用。我们这边呢,一天前基本上还都是农民子弟。如果补充进来的是保安团已经是万幸了。”

王耀武说:“所以训练重要,实战经验重要,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太重要了。51师的老兵已经不多了,听说36师这次从富金山上下来时,也只有800人了?”

宋希濂说:“八百多名是还有战斗力的,伤病的有一千多人。但也要了我的命。”

王耀武说:“恶战还在后面。”

在衡山,王耀武和宋希濂互道珍重,于岔路口分手,此时暮色已经升起在南岳的群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