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朝堂(第3/3页)

方铮只是个五品闲官,而他弹劾的,却是执掌吏部三十年,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一手遮天,并且兼为太子恩师的潘尚书。

群臣们面面相觑,心中都存着同一个念头,这小子疯了吗?或者,这是皇上要向潘尚书动手的一个信号?

金銮殿内鸦雀无声,群臣们的心提得老高,大气都不敢出,等着接下来的事态发展。

良久,皇上的声音远远传来:“方爱卿详细奏来。”

方铮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当着群臣的面展开,逐字念道:“……微臣弹劾潘文远之罪状,其罪有十。一,欺君罔上,二,陷害忠良,三,贪墨受贿,四,结党营私,五,图谋不轨……”

一条条罪状直指潘尚书多年来犯下的累累恶行,满朝文武表情震惊的看着这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跪在金銮殿光滑的金砖地板上,面色从容,声音平淡的念着潘尚书的罪状。

“简直是一派胡言!”

方铮控诉潘尚书的十条罪状还没念完,有人便忍不住出班斥责了。

说话的人是吏部左侍郎江中成,潘党中的死忠份子,杀手哥哥因为杀了他的儿子下了大狱,后来又被方铮救了出来,所以朝中与方铮结怨最深的,除了潘尚书,就是他了。

方铮手中奏折展开了一长列,正念得摇头晃脑之时,忽然杀出个程咬金,于是很不高兴的抬头瞪了他一眼,“哎,懂规矩吗?我还没念完呢,你窜出来干嘛?再说了,谁给你的权力让你出班奏言不用下跪的?我跪着是向皇上跪的,你这么站在我面前,满朝文武还以为我向你下跪呢,怎么着?你莫非认为在这金銮殿上,有资格受大臣们的跪拜?”

方铮这话说得有些严重,古代律法里,有一条很重的罪名,叫“逾制”。逾制不光是指官员百姓在服装,住房,车辆,用品等方面超出自己身份所允许的范围,其中还包括“僭礼”这一条,所谓“僭礼”,就是官员百姓接受了不符礼制的行为。江中成现在犯的,就是僭礼。

江中成一听脸色便发了白,再一看自己所站的位置,正好挡在皇上和方铮的中间,给人形成一种视线上的错觉,好象他正在受着方铮的跪拜。

江中成忙不迭往旁边挪开几步,扑通一声朝皇上跪下,颤声道:“皇上,臣万死!臣是无意的啊!”

皇上的脸色已布满寒霜,僭礼逾制,对皇族天家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挑衅,此罪等同于欺君谋反,方铮的几句煽动挑拨的话,真要追究起来的话,说不定能将江中成置于死地。

不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上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问罪于江中成,冷冷哼了一声后,皇上道:“罢了,你有何事要奏?”

江中成经过短暂的惊慌后,已恢复了镇定,闻言抬起头来,指着方铮道:“臣弹劾散骑常侍方铮构陷忠臣,颠倒黑白,君前妄语。”

方铮闻言懒洋洋的翻了翻眼皮子,道:“敢问江大人,我怎么就构陷忠臣了?怎么就妄语了?”

江中成冷笑道:“潘尚书为国操劳大半生,劳累成疾,这是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们有目共睹的,你所说的这些罪状,可有真凭实据?可有人证物证?皇上英明无比,岂会受你这小人的蒙蔽?”

说着江中成指着方铮手中展开的一长列奏折道:“皇上请看,此人细数潘尚书的罪状,一条条一件件,说得煞有其事,但他连手中的奏折都拿倒了,足可证明此人乃空口白牙,恶意构陷,望皇上明查!”

满朝文武惊讶的齐声“嗯?”了一声,纷纷朝方铮手中望去。

方铮低头一看,靠!还真是拿倒了,十条罪状都比较简短,方铮随便看了几眼便记住了,当着群臣的面掏出奏折念,无非就是摆个样子,显得郑重其事而已,没想到拿倒了,给了江中成攻击他的借口。

恼羞成怒的狠狠合上奏折,往怀中一塞,方铮梗着脖子大声道:“……拿倒了怎么着?我读书认字就是倒着看的,不行吗?我事先就背熟了,不行吗?这点事儿还拿出来说,你这人是不是有毛病翱”

“皇上!臣再告方铮君前失仪,辱骂大臣!”

“靠!有完没完,来劲了是吧?信不信我扁你?”

“皇上!臣再告方铮恶意威胁大臣,意欲行凶!”

“你以为就你会告状?我也会!皇上,微臣告江中成在大街上调戏老太婆!那老太婆八十岁了,他居然下得去手,微臣乃是亲眼所见,禽兽不如啊……”

“胡说……”

“……”

“……”

一场你来我往互吐口水的朝堂扯皮,在满朝文武百官惊愕呆楞的目光注视下,正式开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