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绝不能退(第2/2页)

韩孺子点下头,“诸卿保重,朕绝不离城半步。”

太监们也要请战,官员们却不允许,“陛下身边得有人持旗。”

咚、咚、咚……

韩孺子继续擂鼓,身边人所剩无几,他没有看到桥上的战斗,目光一直在瞧望远方,观察整个战场的形势。

形势很不妙,楚军没有被击溃,可匈奴人也没有疲态,一波又一波,无穷无尽,还有更多军队停在战场外围,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右贤王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志在必胜。

韩孺子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退。这时候后撤,将会令楚军士气涣散,也甩不掉城外的敌军。

时间一点点过去,战斗仍无结束的迹象,两名太监又从别的地方找来一只鼓备用,其他人包括中司监刘介在内,全都持旗站在皇帝两边,存了必死之志。

这是一场需要奇迹的战斗,但是奇迹只会发生在坚持不懈的人身上。

张有才第一个看到了“奇迹”,伸手指去,尖叫道:“快看!那是……那是……”

那是一支楚军。

蔡兴海和晁化率军离开之后,冯世礼犹豫多时,终于还是决定带兵跟随在后,以免落下见死不救的口实,但他走得很慢,多派斥候在前方探路,一旦发现匈奴人的埋伏,就会立刻撤退。

因此,当这支楚军赶到晋城之时,战斗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

冯世礼一开始仍然没敢参战,他觉得晋城即将失守,自己不如为大楚保留一点实力,可战斗胶着,迟迟没有结束,麾下众将轮流前来请战,冯世礼再也不能坐山观虎斗,终于下令进攻。

他的命令非常明确,不是去参战,而是进攻外围的匈奴人。

曾经被匈奴人俘虏的冯世礼,深知敌人的可怕,在兵力过少的情况下,他绝不愿在城外的开阔地带与之战斗。

思忖良久,他觉得自己只能做一件事:吸引匈奴人,给楚军一个退城自保的机会。

他的这一决定救了所有人。

匈奴人太急于攻破晋城,忽略了外围防守,发现又有一支楚军突然出现,无不大惊,右贤王还以为自己遭到了反包围,立刻下令全军转向新到的楚军。

正在缠斗中的匈奴士兵一旦得不到支援,很快溃退,楚军终于得到一次退防的机会。

韩孺子停止擂鼓,观察片刻,确认新来的楚军只是诱使匈奴人退去,不会冲向晋城之后,立刻鸣金收兵。

他还不知道楚军将领是谁,但是对此人充满感激。

楚军正在退入城中,城外留下无数尸体,韩孺子站在城头,深感疲惫与焦虑,右贤王不除,晋城只怕还是坚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