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2/2页)

越公府攻打朝城,裴曦用人命去填,拖住越公府,给朝城争取时间,撤到了草原。

他们担心越公府追击,不断北迁,近几年已经很少有音讯。

当时撤离的时候,有二十多万人,这些年越公府一直没有打过去,朝城又囤积有粮食,且畜牧也是主业,牛羊牧群都多,想是能在草原活下来的。

裴昶想带着裴冲,领着人去草原把朝城找回来。

草原凶险,毒蛇猛兽巨蟒比森林里都多。水草茂盛,使得兽群都极为壮大,人少了去草原,遇到兽群只有送菜的份,根本顶不住。

这些年,战奴要么战死了,要么凭战功晋升不再是奴隶了,羽青鸾打下的地方禁止抓奴隶,导致市面上的奴隶急剧萎缩,现在不要说买战奴,连庄奴、苦奴都极难买。

镇武侯府的庄子倒是有些战奴,但抽调不开,且,要去朝城,那点战奴顶不了事。

说白了,需要朝廷派军队进去。

朝廷动用军队,是国之大事,不是被罢官在家养老的裴昶能说了算的。裴家其他人,都有差使在身,更不敢开口请朝廷派兵去找朝城,于是裴昶进京,先带着裴冲找到裴曦,先私下打听朝廷现在有没有余力派兵去草原找朝城。

大凤朝战乱,国力大伤,裴昶明白朝廷的难处。他想着朝廷要的没有余力找,他好断了念想,或者是自己冒死走一趟,哪怕死在草原,也算是圆了桩心愿。要是朝廷能派兵,他想带着裴冲一起去。

裴曦看看他大哥那苍老的样子,说:“你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哪怕是为了在娘跟前多尽几年孝,也该保养好身子。”他说完,看向裴冲,问:“武艺如何?”刚找回来的时候,还是个九岁大点的孩子,四五年没见,已经长成个半大的少年了。

裴冲站起身说:“小叔公试试便知。”

裴曦脱下袍子,卷起袖子,跟裴冲活动了回筋骨,几招便把人撂翻在地。

裴昶一直觉得孙子的武艺颇为不错,不比他的次子差,结果到他三弟跟前,简直没有招架之力。不过,也不奇怪。他三弟自从拜了孙大才当武课师傅,十几年前就能打过得千夫长,这些年跟着南疆王南征北战,早晚武课都没落下,陪练的都是军中武艺拔尖的大将军、副将们,他要是从军,八成也能混个大将军、门郎将当。

裴曦把裴冲拉起来,领着他回到正堂,对裴昶说:“十几万大军囤在京城,调人去找朝城不难,难的是军需供应,这笔开销,我得看能不能凑得齐。眼下大雪封山,卧牛山难过,草原更是全是雪窝子,过不了人,怎么都得到开春雪化了后再说。”

裴冲胀得满脸通红地进屋,羞赧难当地低下头抱拳服输。

裴曦当年的武艺拿在贵族公子哥里面也是能看的,但放到亲随军和羽青鸾那,被揍得还不了手。裴冲这个年龄能有这个武艺也算是不错了。

裴曦对裴冲说:“武艺这东西,要么有个好师傅,要么有操练的地方。大凤朝里武艺最好的,得到玄甲军和羽翎军中找。十位玄甲军大将军、四十三位副将,每一位都是身经百战于万军之中杀出来的本事。你要是能拜得其中一位为师,毕生受用。”他虽然不喜欢打架,但大凤朝尚武,风气、国情摆在这,武艺是安身立命的本事。裴冲能在战乱中囫囵个儿地把自己和贺七家的孩子带到南疆,脑子、胆子都够的,稍微提点下,能想到办法拜个好师傅。

裴冲闻言,当即抱拳向裴曦道谢,“谢小叔公指点。”

裴曦见过他大哥祖孙俩后,散朝后,鲁二、姜二、贺七、莫五都来了。

这时候再称“郎”已经不合适,裴曦比他们小上十岁,成亲、生孩子都晚,羽九玄要等到过完年正月才满十四,但鲁二郎、姜二郎他们的孩子都已经生孩子了,一个个都是爷爷辈的人了。裴曦一直是鲁二哥、姜二哥地叫着,这么多年称呼一直没变。

当年一起开钱庄的兄弟,鲁二郎和姜二郎两个人一直一起干着大凤朝金融业,这些年给裴曦和他羽青鸾找了不少金子铜钱,为南疆平定天下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贺七跟莫五结为姻亲后彻底反目,这会儿面对面坐着都当没看到对方。另个三个都没了,两个病死的,一个战死的,云公府没了,云四回去找跟着大哥在封地养老的老母亲,路上遇到流匪,战死了。

裴曦对于贺七跟莫五的冷漠关系,没法劝合,也不打算劝。

这里面有贺七家的封地和嫡长子一家都没保住的旧事在。要说莫五维护自己的嫡亲姐姐,自然是说不出过错的。可他维护自己的嫡姐,等于变相地支持他嫡姐把持贺七家绑在莫家这艘船上,最终跟着莫家一起船了翻,贺七家的封地连同嫡长子全家都折了进去,好在次子和两个幼女遇到裴冲,一起到了南疆,总算保住三个孩子还有点活着的奔头。

裴曦见到昔日小伙伴,简单地叙个旧,闲话点家常,就还是聊正事吧。

京城百废待兴,大家都正当壮年,还是可以再操劳几年多挣点家业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