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2页)

裴三郎挥手,喊,“快,抬进来。”

奴仆们把装有羽绒制品用布盖好的藤筐抬进正堂放着。

镇武侯世子颇是好奇,索性自己起身去查看,然后问:“这是什么?”

裴三郎把他们的东西都分好了,每样东西上还挂了个竹板写明材质、用途,当即翻出牌子给镇武侯世子看,又把给镇武侯的那筐搬给他。他说道:“我攒了三个月,只够制出这些。”他满是遗憾地感慨句:“可惜产量太少,自家人都不够用,没法制出来售卖。”

镇武侯翻看了牌子,三个字,单读看,它都认识,一个是鸭子,一个是羽毛,一个是毯子,连起来是什么?鸭子羽毛毯?鸭子羽毛还能制成毯子?能保暖吗?

裴三郎说:“回屋一试便知。”他说完,仰起头看向镇武侯,说:“父亲,儿子想随你一同进京。”

镇武侯世子乐呵地问:“卖马鞍吗?”

裴三郎说:“马鞍我愿成本价出让给父亲,我想去京城见面世面开开眼界。上次豪商找我谈生意,好悬差点闹出笑话。我痛定思痛,不能闭门造车,决定出去走走。”

镇武侯世子愕然问道:“你舍得?”

裴三郎点头,说:“若无父兄相助,我的买卖是做不成的。我的一切全都仗仰父兄,自是舍得,且并不亏本。”没道理因为是父子兄弟,靠着他们的关系就觉得理所当然。他们护他,他自然也是要回报的。他说道:“这头一批马鞍在父亲手里能发挥更大的用途,我本小利薄填不起才请父亲给回我成本。往后的马鞍让三成利与父兄。”

他这话一出,镇武侯和世子都惊住了。你一个七岁娃,连这个都掰扯明白了。父子俩互视一眼,都在自己的眼里看到惊愕和有点难以置信。

他俩对裴三郎身边有些什么人,每天见些什么人,做些什么事都一清二楚,以至于想问是谁教他的都问不出口,只能在心里感慨他比他们想象得还要神异。

父子俩一起沉默了。这么神异的裴三郎要带到京里去吗?

神秀早露,未必是福。

裴三郎拽住镇武侯的袖子,喊:“父亲。”公关没用,撒娇上场。

镇武侯问:“三郎,你可知别家七岁小儿是什么样子的?”

裴三郎:“……”不是吧,这是要扒马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