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经学大家(第2/2页)

老者名为郑玄,表字康成,乃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家,同时在吕布看来,也是大教育家,名气上,甚至比蔡邕都要高上几分,东汉末年,文有三君,其中郑玄与蔡邕便位列三君,本是北海人,官渡之战,被袁绍命袁谭强行带到冀州,以状声势,郁郁之下,一病不起,后来吕布兵出太行山,推广均田制时,偶然遇上穷困潦倒,卧病不起的郑玄,幸得有华佗在身边,加上吕布耗费重金以成就点兑换了一颗丹药,才算将此老性命给保住。

不是什么谋士,但却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吕布可是废了好大的力气,才说服此老加入长安书院,担任院长一职。

不过郑玄曾与吕布约法三章,他教弟子,不问贫贱富贵,愿学者,皆可入学,富家不说,若是穷人家弟子,吕布需为这些弟子提供教学费用。

对此,吕布自然不会不答应,他办学,本就是要将知识的垄断权从世家手中夺来,就算郑玄不提此事,吕布也会这样做。

“先生受得。”吕布摇摇头,没跟老人家执拗,微笑道:“康成先生来的正好,正有一事要与先生商议。”

“请讲。”郑玄肃然道。

“这论语、孔孟之学,的确博大精深,但于稚子而言,未免太晦涩了一些,我拟在各乡、县开办私塾,但这蒙学之书,翻阅诸子百家,却也未能找到一部,不知康成先生可否创出一书,适于幼童启蒙?”吕布看向郑玄道:“我想了几句,但若想著书,却差了太多。”

“哦?”郑玄目光一亮,看向吕布道:“出塞一诗,气势雄浑,当代若论气势,无出其右者,老夫也想见见冠军侯才学。”

吕布笑了笑,三字经他没学过,只记得开头几句,向郑玄说了一遍。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确适合孩童稚子做学。”郑玄听罢,抚须笑道。

“只得几句,剩下的,还需先生来完善。”吕布笑道,那学术的眼光来看,三字经自然不算什么高深学问,不过作为启蒙书籍,却是不差。

“冠军侯放心,此事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