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九章 飞雪连天射白鹿(上)(第3/3页)

徐一凡眼睛一扫,就瞧见李星支着身子坐起,说了几句话就只是喘气儿。要不是几个戈什哈按着,估计就硬撑着站起来立正行礼了。徐一凡眼神一动,静静的站定,冷冷的道:“当兵的,就是要在任何气候下都能行军战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的战场都在这一片土地!我不管你是南方来的,还是北方来的……不能适应这种气候,自己想想,还配不配当我徐一凡的麾下,配不配当禁卫军的军人?这次教训,不仅仅是你,所有人都要记住!起来之后,写一个寒带切身体验报告给我!”

禁卫军和大清其他军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拥有荣誉感,从平定一国而自然带来的荣誉感。而呵护培养这种荣誉感延续下去,靠的就是更严厉的磨练,让他们觉得,他们是始终与众不同!这种精英养成教育,在徐一凡那个时代大行其道的成功学当中,是少有的被他牢牢记住的东西。

李星端正的坐在那里,肃然行礼。然后才从贴身的地方摸出了那片白桦树皮,双手递给徐一凡。帐篷中几个戈什哈,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徐大人钧鉴,仆等已束装兼程而至,歇马左近浑河畔林家屯。静等引领,不胜翘首期盼之至。”

虽然是炭笔在桦树皮上的涂抹,却仍然龙飞凤舞,一看就是姜军师的手笔。徐一凡借着帐篷外雪光看完,将桦树皮搓碎。对着外面大声下令:“收拾行装,随时等待出发,我看杜麒麟最快能什么时候派人来见我!”

※※※

龙川港内,鼓乐齐鸣。引水码头之侧,早就是卫队站得笔直,长把苗子队这军中礼节都摆了出来。一群北洋武弁,挺胸凸肚的站在码头一侧,马刺碰得叮当作响,虽然码头边寒风凛冽,但每个人都是笑逐颜开。

眼看得北洋自己的开济小火轮呜呜的被引进靠上了码头。两条兵船陪着开济轮船一直开到港口。黑布盘头的水手抛锚下缆。才打了停轮钟,和丁汝昌并肩站在队列前头的叶志超手就朝后面一摆。一大群总兵副将游击啪啪就打千下来,一个个捧着手本,对着轮船都拉长了强调报履历,报到最后,又是齐声一声喊:“恭迎杨观察!恭迎杨总办!”

叶志超矜持的只是笑,丁汝昌却不自然的左顾右盼,回头一看,就看一个人在武弁队伍当中站得笔直。双眉如剑一般挑得老高,满脸都是郁郁之气,除了邓世昌还有哪个?

丁汝昌压低了声音:“你这是在做什么?”

邓世昌沉声回答:“我是武职二品,他也不过是文四品赏加二品顶戴。他是淮军陆军营务处总办,我是水师。论哪点,我要跪接杨莲房?”

周围军官纷纷侧目,都跟看二傻子一样瞧着邓世昌。邓世昌就是倔强的昂着头,丁汝昌恨恨的一摆袖子:“回去再料理你!”叶志超只是不以为然的回头看了邓世昌一眼,轻蔑的一笑,拉起丁汝昌的手:“走走走,老哥,咱们上前亲迎莲房兄!”

正说话间,就看见跳板放下,官舱里面钻出了杨士骧。他都没穿官服行装,只是一件皮裘,外面再加一件猞猁皮的褂子,头上带着寒帽。飘逸潇洒,笑吟吟的拱着手就下船:“曙青,怎么和我来这一套?折我姓杨的寿不是?非要我在这里给大家磕回来一个?”

叶志超笑吟吟的也不行礼,上前就和杨士骧拉手。和丁汝昌将杨士骧捧在中间,笑着大声对武弁骂道:“王八蛋,杨大人给面子,还不都滚起来?”

武官们哄然一笑,纷纷爬起,都涌了过来。杨士骧含笑左右周旋,一一寒暄,扰攘了一番之后,叶志超才找机会笑道:“莲房兄,一路远来风波辛苦。朝鲜这个苦地方也没什么好预备的,只有几个还勉强看得过去的高丽姬,长得不如何,皮肤倒好。房子也准备好了,也狭促得很……莲房兄,少歇几天,养养精神再勤劳王事如何?”

杨士骧脸上笑容不减,头也不回的漫声应道:“为什么还要给徐一凡容出时间?明天……最迟后天,我就快马奔平壤,坐催徐一凡离军。我去之后,你就整备营伍,朝北推进……难道曙青兄还没预备完毕?”

叶志超脸上顿时有点变色,咬牙低声:“全军上下,已经枕戈待旦。大清朝上下,能和咱们中堂争雄的人,还没生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