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十三章 满清帝国主义的压迫(第3/3页)

有的手下还劝那些旗人大爷:“这些咱们自己全留下来不好么?干嘛送给那个姓徐的?才二成,打发叫花子呢?”

旗人大爷们往往回身一巴掌:“你懂个屁!这是藩国。闹出事情来,没他的收条儿,咱们能扛着?大树底下好乘凉!阿弥陀佛,但愿这位爷能多撑一会儿,咱们也能多捞一点儿,京里的亏空,就全指望这次了!”

大清光绪十九年的年中,朝鲜大同江两岸,在徐一凡的刻意安排下,朝鲜人民陷入了满清帝国主义的残酷压榨和搜刮当中,虽然去年才遭遇水旱灾害。但是朝鲜人民仍然在短期之内被迫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物资,还有大量民夫参加了平壤的属于徐一凡系统的洋务建设当中。换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从陆路水路进行的消耗极大的物资补给,顿时开始减小了规模。因为朝鲜当地民夫的加入,各种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新的水运码头,成片成片的出现在大同江边。

有的时候,往往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建立在很多民族的苦难当中。

徐一凡当然知道,但是很抱歉,他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民族。

※※※

光绪十九年六月十日。

“大人,来了!”

楚万里冲进徐一凡的帐篷,大声就喊。徐一凡正批着公事,光着个膀子。大热的天,才跑完晨操,又热又累的他也顾及不了形象啦。

就连他身边新鲜出炉的戈什哈队长,大清四贝子,领都司衔守备溥仰也累得一副死狗模样儿。还得挺直身子伺候他。

“什么来了?”徐一凡头也不抬的问。

“云纵,云纵招募的新兵来了!”

徐一凡一下站起,大步的就冲出了闷热的帐篷,溥仰跟在后面儿,拿着他的官服紧紧追上:“大人,大人,穿衣服!”

徐一凡带着卫士一直冲到了江边,一边披着衣服一边抬眼望去。

大队大队的民夫,已经哄闹着涌向江边码头。军服笔挺的军官们也没了军官的尊严,蹦着高向江边涌去。朝鲜民夫们聚集在远处,畏畏缩缩的向同一个方向看去。

到处都是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

一条条江上能通行的船只,挂着白帆,似乎从天边出现一般。云也似的帆,倒映在碧绿的江水里面,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

船头之上,满满当当的都是涌动的人头,这些拖着辫子的纯朴青年们,懵懂的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个看起来健康而营养良好。

在第一条的船头,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影,仔细分辨,还能看出是李云纵。他标枪一般的在船头叉着腿站得笔直。远远的,他似乎就看见了徐一凡投过来的热切眼神。

李云纵只是微微并腿站拢,平胸一个军礼。

楚万里已经激动了:“是云纵,是云纵!”

徐一凡一把抓住他的肩膀,激动得却说不出话来。

老子的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