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二十四章 激荡(第2/3页)

正是这种暴行,才让泗水现在跟一个火药桶仿佛。随着徐一凡和兵船的到来才暂时冷却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可是华人的忍让,到了这个关口,也是差不多到了底线了。

徐一凡的高调到来,两条兵船泊在港口。这全新的做派,还有这位钦差大人在洋人酒宴上拂袖而去的姿态,让华人们口口相传,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虽然远处的祖国一次次的伤了这些游子的心,冷了这些游子的血。可是到了这紧张的时候,游子们还是想着的是依靠自己的国家!

看着老人们一个个肃然长揖,徐一凡赶紧的奔向前去,一个个的将他们搀起来:“老先生,我当不得啊!当不得啊!倒是应该是我这个后生小辈该给你们磕头作揖才是。感谢你们这么万难的情况下,还坚持着自己中国人和老师的本分!”

一个老者抬头起来,已经是老泪纵横:“大人,我们华校可怜啊!就像没娘的孩子,空空荡荡的没有依靠。咱们是有良心,华校也从来没有缺过钱。可是良心和钱能顶什么用?别人有刀子,有枪杆子!大人带着兵船过来,又是宣抚南洋的委员,难道不能和洋人交涉一下,给咱们华校一条活路?是咱们华人,养活整个南洋啊!我们也从来不和别人争什么,一切都是咱们一颗汗珠摔成八瓣儿辛辛苦苦干出来的!”

望着这些华校老师沉默的队伍,徐一凡无语。以满清的积弱,纵然是他个人的高调,借助着局势凑巧,暂时出了一点风头。但是真正事到如此,他有的办法却也不多。他的目的是来筹饷,是为了打造自己的势力出来。在还没有实力的当儿,现在又能派什么用场?兵船不是他的,学兵随员不过数十人。对面却是整整一个爪哇荷兰殖民当局,和数十万仇视华人的土著!

李云纵站在他身边,胸膛只是起伏。这种场面,曹天恩领事干脆就没露面。他只是按着发烫的脑门儿,最后只能勉强一笑:“老先生,国家弱啊……想挽回这个气运,只有想法儿让国家强起来。我到南洋,就是筹饷为国家练新军,想强国的方儿的……”

他话还没有说完,几个老先生就已经异口同声的拍胸脯:“大人,我们也看到了兵船的好处,大人筹饷,我们四下为大人去求!就当给华校筹募学费了。这爪哇几十万华人,也不在意多交第三份税!只要这个当儿,大人不要丢下我们,和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同胞站在一块儿!”

话到此地,徐一凡还能说什么?他只有默然的点头,大声道:“我不走!前些日子被难的华校,我也会一家家儿的去宣慰。和洋人那里,我也尽力去交涉!大家劝导华人,都抱起团来,这个时候就一个保家保校的心思。还要请大家转告四下华人,背后的国家强了,大家这些南洋游子才能站直腰板儿。我和大家守在一处,这筹饷的事情,徐某人也拜托诸位父老了!”

※※※

东爪哇省的总督府内,现下也是一片的沉默气氛。

一份份的报告传过来,都是汇报徐一凡在领事馆会见一波波的华人社团的。看着文字描述,现在领事馆那里,似乎就成了那些华人陈情聚集的地方儿了。

楚克勋爵坐在躺椅上面,老头子把玩着一杯加冰加苏打的威士忌,听着碎冰块在玻璃杯里面轻轻碰撞的声音,只是并不说话。

围着他一圈儿,都是军服笔挺的殖民地守卫部队的军官,警察局的高级警官。无一例外全是白人。他的副官德坦恩中校站在他的躺椅边上,已经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大家都是满脑门子的大汗,屋子里面空气实在太沉闷了。

德坦恩轻轻的做了一个手势,早就无声在旁边侍立的土著仆役,悄声没息的走到窗前,将四下的遮阳百叶窗完全敞开,一阵海风吹进,顿时让所有人都精神一爽。

楚克沉吟着道:“各位绅士,你们怎么看?”

一个高级警官夹着他的木壳凉帽坐得笔直:“不能再让他呆下去了!下午他就已经开始宣慰那些华校,华人们热情得和要疯了一样。这样的情绪,并不利于女皇陛下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那个辫子国度,居然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官僚,当真是让人想不到。我们都以为,他会拜访一下华人世家,拿着一些钱走路。谁管他是不是把钱揣到自己腰包里面。”

“当局已经忍让,但是不能无限制的忍让下去。文明世界的威信,不能再这么损失下去了!”

“我们应该稍稍放松一下对那些土著猴子的压制了……平衡木的另一头随着这个钦差的到来,已经向华人那边沉。为了维持秩序,必须也要让那些土著猴子有所表示……”

底下的意见看来无限趋向一至,楚克总督却总是沉吟不语。等着众人都看着他,他才轻声嘟囔道:“那两条清国的巡洋舰呢?”

德坦恩中校早就忍不住了,大声的道:“他们永远也不敢向白人的军舰开火!”

楚克轻声道:“作为总督,我祈求的是替女皇陛下统治的领土平安无事。奥兰冶的旗帜永远在这里飘扬……并不希望看到太多流血的事件发生。不管是土著人,还是华人,必要的时候都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对象。让他们一直保持这样的对立,就是我们统治的原则……各位绅士的意见,我认为还是有相当的道理。也许我们的确该有所表示了……中校,替我约见曹领事,将这位麻烦制造者的事情,也有必要让清国的高层知道一下我们的意见……”

德坦恩兴冲冲的行礼转身就走。楚克坐直了身子,正色的看着满座的殖民地高层:“各位,可以回去布置了。吓吓他们,但是不要太过火!这次行动的前后布置,都要汇报到总督府,等候我签字认可!”

※※※

徐一凡忙着禁自己宣慰责任,荷兰总督府秘密商议如何化解现在局面的同时。泗水李家的大宅子正堂当中,也有密会在进行着。

李家如此气象,这正堂也是极其不凡。空间宽阔,铺着的都是用在兵船上的柚木甲板,足能隔绝当地浓重的湿气。几个南海沉香木的香炉焚着香料,烟气儿袅袅上升。大堂陈设是完全中式,可是又按照西法开着百叶窗,没有传统中式厅堂的阴暗。

李家二代的那些子女们,都坐在各自座位上面面面相觑。李大雄比较各别。穿着一身洋装,闭着眼睛在那儿养神。同辈的李大仁,李大义,李大信,李大智几个兄弟,都是中式袍褂,满身的富贵气息,他们多是李家各处生意的负责人物。在这个一个传统世家,掌握了生意的财权,就比单单只是替李家奔走联络,出头露面,还信洋教,娶洋婆子的李大雄地位高上了不少。要不是因为这次事关洋人土著和华校的矛盾,李大雄也许连这个家族核心的会议都赶不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