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巍巍秦风 第三章 诸葛连弩(第2/3页)

忽有一日,扶苏计上心头,便命张良、墨班、英布三人进宫见驾!

三人奉召,进入南书房,吕雉由于渐近临产南书房的招待工作便暂时辞了,由火凤接替。火凤跟随扶苏甚久,对扶苏的脾气摸得是一清二楚,为张良三人奉完茶后便乖巧地退了下去!

扶苏面色十分兴奋道:“诸卿,朕昨日想到一个非常好的战术,可以用步兵有效地对付骑兵,而且比现在繁琐的联合军阵更灵活、更轻便,也更容易配合我军骑兵作战,这样我军便可用一定的步兵来缓解骑兵较少带来的压力!”

张良奇道:“噢,有如此奇术,请陛下试言之!”

扶苏从手旁取过一个画轴,笑道:“来,你们将几张桌几并在一起,朕为你们讲讲!”张良三人起身,将南书房内数张桌几并在了一起,扶苏便将画轴放在上面,缓缓铺开。

张良三人初初一看,却是四幅排兵布阵的图画,画得很形象,体现了扶苏多才多艺的本领。

扶苏笑道:“朕画功平平,诸卿切勿见笑,不过应该能看得明白!朕的构想是这样的:建立一支新型的轻装步兵,它们的主要装备有:四棱钉,或称铁蒺藜,这种小东西在《太公兵法》中提到过,无论怎样抛洒,它们都有一个尖顶正面朝上;枪,类似于我军现在使用的长矛,但仅长一丈二尺,非常轻便;单弩,这没什么稀奇的,我军弩兵一直在用,朕就不多说了;连弩,这是朕新近思考出来的一种兵器,这种连弩的弩臂十分宽大,可装上十支精钢弩,一弩十矢,但估计射程不会远,大概只能在百步和一百五十步之间;武刚车,就是以前在废城之战时魏军用过的作战车辆,这种车辆平时用作运输粮草和辎重之用,但战时可用来围成车阵,将最外侧布满尖刃的一面朝向敌人。

兵器说完了,那朕再说一说这支新兵的作战方式,诸卿且看第一幅图画:

当我军步兵正在行进时,敌骑突然来袭,那么我军步兵当立即将武刚车围成一面圆阵,将刃面对外;其次,立即派出轻兵在车阵之外三十步撒播铁蒺藜,延伸至百步左右;然后每两辆武刚车的缝隙处设数名长枪兵以保护圆阵的缝隙,弩兵则站在长枪兵之后用弩远程射杀敌骑。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阵,也就是第一幅画的示意!

第二幅画的意思是这样的:当我军布阵完成后,敌骑来攻。大约在三百步之外时,我军弩兵开始用精准的单弩向敌骑射击,这样在敌骑进至我车阵前百步时,我单弩兵大约可射击三轮,这将有效的消耗掉敌骑相当的实力。

第三幅画的意思是这样的:当敌骑进至我车阵前百步时,单弩兵仍可继续发射,但此时连弩兵开始发威。由于此时敌骑更加密集,连弩一发十矢的杀伤将十分可观,将会有大量敌骑和战马被射倒,他们一旦倒地就会被铁蒺藜所伤,难有再战之力。就算有幸运者逃过单弩和连弩的屠杀,他们的战马也难以安全地冲过密集的铁蒺藜阵而丝毫无损!这百步之中,我连弩兵大约可发射两轮,这样密集的杀伤下,能够冲过铁蒺藜阵,进至我车阵之边的敌骑将少之又少!虽然在这个距离上,敌骑亦可用短弓或轻弩向我车阵射击,但坚固的武刚车可阻挡相当部分的箭矢,有效的保护好车阵后的我军兵士不受伤害!

第四幅图画的意图是这样的:敌骑仅存的少量骑兵冲过铁蒺藜阵后,进至我车阵之边,但被我武刚车的尖刃所阻,一时难以突入车阵。我军单、连弩兵可趁机在车阵后继续发射、杀伤敌人,而长枪兵则在武刚车的缝隙之间用长枪击杀想于此突入的敌阵。等将敌人最后的有生力量进一步消耗后,我军长枪兵冲出武刚车阵和敌骑展开肉搏,将其最终歼灭!

这个新阵就叫他‘武刚车阵’吧,诸卿以为朕的这个设想如何?”扶苏说完后,笑眯眯地看着三人。

张良忽地一拍桌案,大笑道:“妙啊,陛下真是奇才!若真依此阵严加练兵,我看一支千人的新式步兵可至少面对两千敌骑而立于不败之地!”

英布也喜道:“是啊,陛下,这样的新式步兵远比联合军阵更灵活、更迅速,应该可以在一般的战役中跟得上骑兵进行征战,可有效弥补我骑兵不足的缺点!而且这些武刚车可用部分马匹进行拖拉,战时将车阵对外,马匹解开,就可形成一支有效的骑兵力量,在最后杀伤敌人时使用,可大大增强车阵的快速反击力、利于全歼敌骑!”

扶苏笑道:“噢,这样也对,这点朕倒还是忘了!这样这支新式步兵不仅有步战之力,还有一定的骑战之力,更加有运粮之力、可以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战力可谓相当强悍啊!”

张良三人连连点头,笑逐颜开。扶苏又看了看墨班道:“不过,这里面涉及的铁蒺藜、连弩、长枪、武刚车可都要墨门加以研制,没有墨卿的帮忙,朕的这支新式步兵可就是纸上谈兵喽!”

墨班刚才一直在沉思着,闻言回道:“陛下,这铁蒺藜、长枪、武刚车都不难做,臣一月之内便可以制定完善的生产工艺并制出成品,但是这十发连弩可有点难办,因为我墨门从没有研制过这样犀利的兵器,可能要费点时间!”

扶苏笑道:“其实朕这图上已经画得比较清楚了,和一般的单弩原理差不多,只不过弩臂大大加宽了,而且弩弓和弩臂都要加固一下,否则经受不住十矢连发的强大反挫力!还有,这弩弦也要想办法加固一下,否则没有办法将这十矢射出百步之外。当然,由于这连弩对我军将士的臂力和反应速度有极高要求,所以训练出一支合格的连弩士比较困难,但连弩士可谓这支新式步兵的精华力量,所以墨门一定要尽快将连弩的成品拿出来。而太尉府也一定要为朕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训练出五万名合格的新式步兵来,以赶得上匈奴对大月氏之战时使用!当然,如果实际中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可自已看着办,主要以适合实战为要!怎么样,能不能办到?”

张良、英布、墨班三人看了看,大感压力不小,但不好推托,便沉声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决不敢懈怠!”

“好!”扶苏非常高兴,将画轴卷好递给张良道:“这画轴就交给你们参考,朕等你们的好消息!”“是,陛下!臣等告退!”张良三人应声,便拿着画轴退下了!

扶苏心中暗喜:“这新阵之法脱胎于诸葛亮的用兵思想,昔年诸葛亮用此车阵对付魏国的强大骑兵可谓屡屡得手!尤其是因为连弩之士的存在,使得魏军畏蜀如虎,几乎从来不敢穷追蜀军!而我大秦步兵有此新阵相助,可有效担当骑兵的策应力量和补充力量,亦可使得骑兵可以安心作战,不必担忧后勤之粮道,可谓一举多得!妙啊!”扶苏一时得意洋洋,仿佛看到了秦新式步兵将匈奴骑兵打得落花流水的美妙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