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帝国崛起 第九章 张迹归来(第2/3页)

当下一群人急匆匆地离了皇宫,赶往西门外迎接凯旋归来的英雄——张迹!

……

巍然的咸阳西城门外,无数虎贲军列成一条巨大的人廊,旌旗飘扬下,人人精神抖擞,威武异常。

正当扶苏和萧何等人站在城头翘首以待的时候,忽有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大叫道:“陛下,张大人一行已经来了!”

“噢!”扶苏赶紧用了搭了个凉棚向远方看去,果然,远远的天际,有一支庞大的车队正向咸阳城快速奔来!

扶苏大喜,急道:“快快下去,欢迎英雄的归来!”诸文武亦是大喜,急匆匆和扶苏奔下城去,站在城门口焦急地等侯着!

不久,一支庞大的使团带着仆仆的风尘、满面的疲惫以及成功的喜悦回到了他们大半年来魂牵梦萦的故土,不少人一看见咸阳城池、竟然远远地便失声痛哭起来。

扶苏亦是目中含泪:“回来了!回来了!”

很快,庞大的使团前锋指达西门之下,远远地,风尘仆仆的张迹便飞身下马,急行几步,拜倒在扶苏的身前,大声道:“陛下,臣张迹奉圣命出使大月氏,今天胜利归来,特向陛下缴令!”

扶苏大喜,急忙将张迹扶起,连声道:“不用多礼,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看了看张迹虽显瘦削但越发精神的脸庞,扶苏感慨地道:“张卿一去大半年,风尘万里,实在是辛苦了!”

张迹却目中含泪道:“为了我大秦的强盛,臣做什么都是高兴的!对了,陛下,臣这次不仅仅带回了大月氏王愿意和我国建立良好邦交的国书,还有两国建立正式商业关系的文碟,更甚者大月氏王也同意了和我国联手对付匈奴的构想,并派来国使正式和陛下磋商此事!”

“好,好!”扶苏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盈,只是说好,一时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萧何在一旁笑道:“张大人真是劳苦功高啊,开我大秦和西域国家正式邦交之先河,这史书上可要大大的记上一笔啊!”

张迹有些赫然道:“萧相过誉了,张迹不过做了为臣的本份而已!”扶苏却道:“不,你做得很出色,几乎完成了朕希望你完成的一切,这比郦食其大人出使东胡建立的友好、互商关系更为优秀啊!”

张迹十分感动道:“这一切都仰奈陛下的英明之举,若无陛下明见万里之构想,也不会有臣出使西域之成功!对了,陛下,臣这次出使西域,不仅带回来大月氏人的友谊,还给陛下带来了三万匹彪壮的战马,不过,除此之外,臣还带回了一些西域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种子以及多种珍贵的药材,把陛下给臣带往月氏的钱物花得一钱都不剩了!”

扶苏笑道:“花得好,花得好,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朕看花得就很值吗!这三万匹战马,可相当于三万名精锐的骑兵啊,如果再通过各马场加以培育,也许日后就是三十万匹了!咦,朕想此来了,朕让你带往大月氏的货物值这么多钱吗?”扶苏觉得有些奇怪。

张迹笑道:“陛下不知道这外商之利,一匹丝绸在我国值价一千钱,但是一旦到了大月氏,其价就高达万钱,而且还供不应求,多有争抢之举,可谓一本十利!比单纯用钱物购买或走私马匹便宜了好几倍,所以才能换回这么多优良的马匹和其它东西!”

扶苏大喜,心道:“赚了,赚了,看来以后要多和外国通商,不赚白不赚!”正要再叙时,张良笑道:“陛下,时候不早了,文官们都在蕲年宫议事殿等着呢!”

扶苏大悟道:“是喽,是喽,朕的百官还在等侯着归来的英雄呢!走,张卿今日和朕同乘一车,其余官员随后跟上,马匹统统让赶到西效马场去!”说着,扶苏抓住张迹的手就要登上御车!

张迹惶恐,忙道:“陛下,臣万死,臣万死,请陛下先行,臣骑马就可以了!”

扶苏不依,坚持道:“张卿何必客气!你为国家立下如此功勋,理当享此殊荣,来,来,来!”说着,硬将张迹扯上了御驾!

张迹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欠着屁股、坐在扶苏的下首,那一时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既有获得如此殊荣的巨大荣誉感,也有如座针毡的恐慌和不安!

在大批虎贲军和文武大员的护送下,御驾转向进了咸阳,同时远程归来的庞大使团也跟随着御驾一同进入了国都咸阳!

一进入咸阳城,扶苏和张迹都不禁吓了一跳,只见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数也数不清的大秦百姓,个个兴致勃勃的准备一睹天颜以及看一眼不远万里、为国争光的英雄张迹!

猛一看到扶苏和一人同乘御驾而来,众百姓们顿时就猜到了此人是谁,于是,人群顿时喧闹起来,百姓们大呼万岁的同时,也有很多人为张迹的英雄事件鼓掌、欢呼!

一时间,气氛简直热烈到了极点,若非道旁横眉立目、拼命维持秩序的秦军兵士阻挡,热情的百姓真能将道路阻塞!

张迹见百姓如此见爱,禁不住热泪盈眶,感动得一塌糊涂。扶苏笑着拍了拍张迹的肩膀道:“张卿,看到没有,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谁才是真的英雄,谁又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欢呼你受之无愧!好好干,也许有你一天,你也可以位列为大秦英雄殿治世文臣之列,朕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于国家的臣子!”

张迹闻言百感交集,忙拜倒在地道:“陛下,臣和百姓能遇上您这样的圣主,实在是三生有幸啊!”扶苏急忙将张迹扶起道:“张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说着,感慨道:“张卿,你说朕是圣主,很多百姓也说朕是,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这样认为啊!比如说这朕这两年杀了不少士绅、儒道之士,所以在民间有不少人都说朕是暴君,其残暴是我大秦诸帝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甚至那些史官也竟然在史书中给朕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帝性独裁,不从则死’,让朕心中颇为伤感啊!”

张迹闻言大怒道:“陛下,竟有此事!?这两年来陛下所推行的哪一样政务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而为,杀的也都是该死之人,那些人怎能如此评判陛下!?尤其是那些史官,陛下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写,这岂不让陛下千百年后亦让后人指责!?”

扶苏有些伤感地摇了摇头道:“算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些人爱说就让他们说罢,只要他们不扯朕的后腿、又没被官史抓住,朕也就当没听见!史官们记就记吧,这两年来朕也确实独裁了一些,但也是没有办法啊,国家眼看就又要快打仗了,不靠独裁解决掉大部分毒瘤,我秦国处境堪忧啊!”

张迹闻言感动道:“陛下之心,百年后必为后人所景仰!那些污蔑之辞会随时间而消散,但陛下对我大秦和华夏民族所做的功勋却会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