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钱多了烧的(第2/3页)

杜文浩冷笑道:“前日,太皇太后向卑职垂询宋辽之战和宋夏之战,点评岁币换和平,便称此乃丧权辱国之举。太皇太后曾质问:两国交战,大家都需要和平,为何每次都是我大宋拿钱出来求对方罢兵?为何不是他们拿钱给我们买退兵?至少也应该是平等的两边罢兵吧?我们每年拿三二十万岁币出来给他们,这不是钱多了烧的又是什么?这样的条约能算平等吗?不是丧权辱国又是什么?”

“你!”门下侍郎章惇呼地站了起来,指着杜文浩道:“你竟然污蔑真宗、仁宗二帝结盟辽夏,是丧权辱国?好好好,本官非参你个大不敬之罪不可!”

杜文浩哈哈大笑:“我以为宰执议政,本是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却原来还有人躲在这里打棍子、扣帽子、揪辫子、装袋子!哈哈,真是大开眼界啊!哈哈哈”

章惇上前一步,指着杜文浩厉声道:“宰执议政,自然可以畅所欲言,却不能辱及先帝!你这不是大不敬又是什么?”

杜文浩坐在那里好整以暇道:“章大人稍安勿躁!你听明白了,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太皇太后说的,太皇太后也只是说这两项结盟内容丧权辱国,没说先帝如何。我刚才只不过是转达太皇太后的话而已,你要不服,要质问的话,何不去质问太皇太后呢?”

章惇顿时哑了,想了想,刚才杜文浩的确说的是太皇太后的话来着,只是他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听着好像是他的话一样,章惇情急之下没细听,便陡然发难,这时有些骑虎难下了。

“章大人息怒,有话好好说。”尚书右丞黄履起身将章惇拉回来坐下,望着杜文浩道:“太皇太后所言自然是有道理的。其中是否辱国虽可商榷,但大家心里其实也都明白,岁币换罢兵,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损我大宋威仪。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你让大辽西夏他们拿钱出来?大辽和西夏两个蛮夷之邦,就是因为穷疯了没钱,看着我大宋花花世界眼红,才发兵南下抢掠的,他们愿意当弟,愿意当臣,我们给点钱,也未尝不可的嘛。又何必扯到丧权辱国上去呢?”

尚书左丞蔡卞在一旁冷笑道:“岁币换平安,确有辱我大宋国威!只是,唉!咱们的上百万大军,打又打不过人家,不花钱能怎么样?继续打?把国库收入都投进去拖垮?把百姓血汗钱都填进这无底洞去?”

杜文浩笑道:“两国交战打败了投降的我听得多了,割地赔款的事情也听得多了,岁币是不是赔款,我想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用辱国换取的和平,比国破人亡强不到哪里去!我想,对我大宋千千万万子民中大多数人而言,都愿意站着死,不愿意跪着生!只是不知道其中是否包括诸君否?”

“你!你个黄毛小儿,敢出言不逊?!”蔡卞、黄履等人勃然大怒,忽地站起来就要发难。

宰相王珪一拍桌子:“行了!吵什么!”

他是首相,谁敢不听,所有人顿时都哑了,各自悻悻地坐回交椅,冷笑着端着茶装出一副淡然的样子。

王珪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咱们就不要议论岁币换平安是否丧权辱国的事情了,既然这话时太皇太后说的,咱们再去议论它的对错,本身就是不敬的!”

王珪这话一出,蔡卞、黄履等人脸上神情都是一变。

王珪轻咳两声,转头对蔡确道:“蔡宰相,既然杜将军觉得岁币谈和不妥,何不听听他的高见?”

蔡确道:“正是,既然杜将军不赞同我等所议,就说说你的高意吧。”

杜文浩不温不火,拱手道:“高见没有,算是低见吧。大道理我就不说了,反正,既然我大宋是泱泱大国,就不该主动跟西夏和谈!他不是游击战运动战吗?如何对付游击战咱们也不是没办法的。我想说的是,我大宋国富民强,应付这种小规模边境冲突,根本不在话下,而西夏呢?他的国力才力人力具体如何,我不太清楚,但我敢肯定绝对远远不如咱们,拖下去,一定会把他们拖垮,所以,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咱们!这叫持久战!”

持久战这个词他们第一次听说,不仅面面相觑。

蔡卞轻咳一声,道:“杜将军是想再用未来数十年的战火和边民的大量死伤家破人亡,来验证大宋一定能战胜西夏?”

杜文浩道:“我们不选择战争,但我们决不能惧怕战争,如果别人把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迎战!绝不能屈膝投降,也不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有一件事我可以提前透露给诸位大人,──太皇太后昨日已经授权卑职,对我大宋军队进行详细调研,制定重整措施,太皇太后对我军的现状非常失望,已经下决心整顿了!”

枢密院副使林希一声轻笑,低声嘟哝了一句:“整顿军队,也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

杜文浩目光如电,盯着林希道:“林大人对太皇太后整顿军队的想法有不同意见?”

“不敢!”林希有些尴尬,拱手道:“卑职只是就事论事,我军是有不少毛病,是该整顿的,先帝这样做了,太皇太后也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这是好事啊。我能有什么意见。我只是说……”

王珪道:“这样吧,先请杜大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其他人再发表意见。”

杜文浩道:“好,我的意见很简单,敌人都骑在我们脖子上拉屎了,我们还能忍,就不能叫人!这仗必须打!至少这是一个态度!”

韩缜冷声道:“屡战屡败,还打?徒取其辱而已!”

杜文浩话语更加冰冷:“作为一个军人,屡战屡败并不可怕,怕的是败了不敢再战!自古以来就没有常胜将军!百战百胜那只是理想,须知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有屡败屡战,斗志顽强者,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刘邦胜项羽,就在于此!”

“行了老弟!”韩缜捋着花白胡须淡淡道:“你年轻还小,少年气盛,难免冲动,等到了我这年纪……”

杜文浩桌子一拍,忽地站了起来,厉声道:“再不励精图治,只怕我辈等不到你老花白胡子一把的那一天,大宋就要亡国了!”

这句话如一声炸雷,众人都惊呆了,“亡国”一词,谁敢乱说的?

可杜文浩知道,北宋在四十年后,便会被大金国所灭,留给北宋的时间不多了,现在眼见这帮文人,面对一场边境中等规模的冲突就畏首畏尾,只想花钱买平安,实在忍不住,终于爆发了。连珠炮一般说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永乐城一战,我军大败,死伤二十万之众,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可是,西夏呢?他们如何有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