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2/3页)

这屋里所有的窗户都是紧闭着的,也不亮灯,光线有些晦暗,空空荡荡的。正中软榻上,歪着一个贵妇,穿着一身黑色长裙,腰带上系了一条雪白的素带,脸部隐在了暗处,看不真切,不过从身形上看,正是皇太后。

按理皇太后见外臣,是要隔帘的,可这一次帘子被拉到了一边,在皇太后的软榻旁,放着一把交椅。

杜文浩抢步上前,深深一礼道:“卑职杜文浩,参见皇太后。”

皇太后声音有些沙哑,挥了挥手:“起来吧,你先去灵堂拜祭太皇太后,再过来说话。”

“是!”

杜文浩起身正想问灵堂在哪里,耳边已经听到又诵经的佛号声,还有隐隐的哀哭声。眼角瞧见旁边的一扇门开着,声音是从那边传来的。便躬身过去一看,果然,偌大的厅堂里,齐顶的数匹白纱从顶垂落,白纱后面,停着一口一人多高的巨大黑漆棺材。两排身穿黄色袈裟的和尚正敲着木鱼手持年珠吟诵佛经。

灵堂前的地上跌坐着几个女子,都是全身素缟,屋里虽然光线暗淡,杜文浩还是分辨出,正是皇后、朱德妃、林婕妤等嫔妃。

灵堂正中条案上竖着一块灵牌,前面摆满了各色贡品,插着拇指粗的香,大厅里烟雾缭绕。

杜文浩走到香案前,眼望太皇太后的灵位,想起这老太太对自己的好,禁不住悲从中生,撩衣袍咕咚一声跪倒,伏地哭了起来。

他这一哭,引得皇后等嫔妃们也都呜咽起来,一时间灵堂里哀声阵阵,哭成了一片。

女人们一哭,杜文浩反倒不好意思哭了,刚才这一哭,尽管时间段,心里的压抑却也明显减轻一些了,又伏地磕了九个响头。

偷眼瞧去,正看见那几个嫔妃也都瞧着自己,梨花带雨的俏脸上,都露出了欣慰之情,仿佛看见了救星一般。

杜文浩勉强一笑,正待起身,眼睛却落在一女身上再也掉不开了。

这女子一身素缟,柳眉如烟,素齿朱唇,杏面桃腮,冰肌莹切,说不尽的哀愁,道不完的幽怨。可怜见的模样,更增了几分楚楚动人,却正是国色天香的向皇后。

真可谓要想俏,一身孝,此刻的皇后美艳绝伦之下的哀愁,更让杜文浩瞧得心碎,真想过去搂她入怀,替她吻干眼角泪花,抚摸她牛奶般嫩滑的脸蛋,软语抚慰让她不要心伤。

就在杜文浩失魂落魄之极,旁边和尚敲响了法器磬铃,让他神智为之一清,忙调开眼,不敢再看,爬起来,点了三柱高香插上,又伏地叩头之后,这才起身,退出了灵堂。

回到隔壁客厅,杜文浩还有些魂不守舍。对皇太后躬身一礼,甚至忘了该说什么。

皇太后却也好想忘了杜文浩的存在,依旧歪着身子躺在软榻上,好一会,才摆摆手,指了指旁边的交椅,示意让杜文浩在交椅上坐下。又继续沉默不语了。

皇太后不说,杜文浩自己自然也不敢乱说,静静坐着等。

半晌,皇太后才幽幽道:“哀家有件事很棘手,一直想找个人出出主意,这些天思前想后,就只有你最适合。”

杜文浩心里咯噔一下,雍王和司马光都猜到了这一点,这些老谋深算的政客对政治的敏锐观察力简直惊人。要玩政治,自己可不是他们的对手。

皇太后道:“皇上突然驾崩,没有留下任何遗诏,甚至来不及册立太子。朝中大臣们现下分作两派,一派是蔡确为首,拥戴雍王继位,另一派是司马光,死谏让六皇子继位,让哀家垂帘听政。哀家没了主意。你……,你是局外人,帮哀家出出主意吧。”

杜文浩已经知道皇太后会问这个问题,一路上也在想这个问题,临到头了,却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想不到皇太后会直截了当就问了出来。他却不知,这七天七夜里,皇太后几乎就没合眼,脑海中一直在想这件事,所以没有拐弯抹角,第一句话就问了。

杜文浩来之前本想好帮着雍王说服皇太后让雍王承继皇位,却刚才听了焦公公一席话,杜文浩犹豫了,万一焦公公说的是真的,这雍王是个不讲信誉不义气的人,辅助他登基之后,他反过来跟自己秋后算账,那自己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件事关系身家性命,千万不能急,必须谋定而后动!

所以,杜文浩欠身道:“微臣感激皇太后的信任,雍王爷和六皇子各有千秋,的确难以抉择。不知皇太后是怎么个想法?”

皇太后幽幽道:“哀家要是有主意,就不用叫你来问了。”

“皇太后终得有个想法吧?”杜文浩想看看皇太后内心是怎么样的,然后才好作出应对。

皇太后心里已经将杜文浩看做自己人,并不隐瞒,叹了口气,说道:“大统理应由长子承继,这是历朝历代的遗规,让皇孙承继,符合正统,可是,皇孙承继皇位,必然由哀家垂帘听政,可哀家根本不懂国政,如何听政啊?再想想,哀家的两个孩子,却也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若让皇孙让了皇位给他们,哀家倒也省心了,又怕朝中司马光那帮大臣们不依。唉……!再则说了,颢儿頵儿这两孩子生性要强,从小如此,想要的东西变着法都要得到的,现在说了要承继皇位,若是不能,就怕他们两将来为难皇孙……”

杜文浩躬身道:“皇太后英明!”

皇太后一愣:“此话怎讲?”

“皇太后已经洞察雍王之心,这也正是微臣担心的。现下立谁为君并不是最紧迫的事情!”

皇太后微微吃了一惊:“那还有什么比这更紧迫的事情?”

“有!”杜文浩道:“玄武门之变,迫在眉睫!”

“啊?”皇太后这七日一直闭门不出,躲在深宫里面,对外面的事情一点不知道,加上她本来就生性柔弱,却偏偏被推到决策国家领袖人选这样的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她只会吟诗作赋,轻歌曼舞,可说到国政大事,那就半点主意都没有的。陡然听到杜文浩说玄武门之变,唐朝这场血腥的宫廷政变的历史事件,作为皇太后的她,如何会不知道,心底深处也最害怕的就是宫廷政变。所以不禁打了个激灵。急声问道:“怎么回事?”

杜文浩知道她不问国政,不知道里面的凶险,欠身道:“京城里的御林军共分三部分,殿前侍卫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本来,这三队并无统一指挥,各自听令于圣上,而且,三衙只有领兵权,没有发兵权,发兵兵符掌控在枢密使手里,但现在不知怎的,圣上驾崩之后,三队中的前面两军,已经被雍王控制,后面一军,则由六皇子的人韦岸韦大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