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医人医国(第2/3页)

“你这也太偏激了,照我看,历史上很多好官也不勾心斗角也不阿谀奉承,同样当了大官的。”

“你这话也对,好比当朝宰相王安石吧,真可谓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穷得连儿子看病的钱都是借的。尽管他的变法很多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了害民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只是锋芒太锐,不懂得周旋妥协,要不然,他的变法应该不会这样。”

“就是啊,所以,能不能当好官,与是不是正直善良关系并不大,不能说正直善良的人就当不了大官好官,那岂不是满朝都是奸臣贼子了吗?那皇帝也不干啊,江山社稷早垮了。”

“你说的没错,应该肯定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当官的还是怀着一颗为民之心的,是善良正直的,毕竟当官的都是苦读十数载圣贤书过来的,道德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贪官污吏阿谀奉承争权夺利的毕竟是少数。否则,正像你说的,国家早就不成其为国家了。”

“是啊,所以说,不要灰心,皇上对你还是挺好的,只要你展现你的本事,对有本事治理国家富国强兵的人,皇上不会视而不见的,毕竟这对他的江山社稷有好处,有好处的事情谁不会去做呢?”

杜文浩连连点头:“那你的意思是……”

“不要灰心,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重新获得皇上的器重。我说的才华不仅仅是你医术上的。医术再好,只能治病患,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病患毕竟是少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整个国家无关痛痒,而治国才是正途,对于国家而言,对于广大百姓来说,一个盖世神医绝对比不上一个身居要职的好官!”

“是啊,医国胜于医人,是这个道理。可是,你看我这样,是个能医国的人吗?”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治理国家的高才,我朝太祖皇帝立下以仁治天下以来,朝代圣君,无不以仁治天下。而你本是个仁医,为人正直又厚道善良,又有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宠信,只要努力,要当个身居要职的好官,并不是件难事!若有那一天,妾以为,将是百姓的福。”

宋太祖赵匡胤以仁治天下,在夺取后周政权后,对后周的皇室以及旧臣,并没有展开血腥的杀戮,对其他政权的兼并,基本上是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宋朝仁治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杀士大夫及风闻言事者。言论比较自由,苏轼的乌台诗案,最终也只是被贬官而已。大臣们也敢在殿上和皇帝公然争议,包黑子大声讲话唾了宋仁宗一脸唾沫星子,宋仁宗也只是笑笑。

杜文浩叹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我总觉得我不适合在官场混。”

“我也没鼓励你走仕途,但是,很多事有时候是身不由己的。现在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走不走仕途的问题,也不是怎么走的问题,而是如何趋利避害,躲过这场灾难的问题。我们总有预感,朝廷那些好大喜功之人肯定已经瞄着你了,因为你救过白衣社首领的命,白衣社对你感恩戴德,这件事朝野皆知,肯定怀疑你说不定暗中就与他们有瓜葛,如果不用行动表明态度,朝廷只怕要拿你问罪。必须抢在前头立功,表明咱们与白衣社势不两立。所以只要有这种可能的,就不应该放弃。”

杜文浩想了想,点头道:“是,你说的没错,我明天找叶钊的老婆问问去,她到底想跟我说什么。”

“事不宜迟,明天只怕就来不及了!”

“那你的意思是……”

“现在,马上去!”

“现在?”杜文浩惊诧道:“又回去吗?”

“不,这种事公然去,团练使不会让你见的,或者在一旁捣乱,咱们只能暗地里去,我送你进去!”

“好!”

杜文浩让李浦把车停在路边等,自己和林青黛又穿大街过小巷来到叶府后院墙外。

林青黛先飞身上房查看情况,没有什么动静之后,才下来,抓住杜文浩的腰,先把他扔上去,然后自己再上去,带着他下了房,避开打更的更夫,静悄悄来到叶钊老婆紫玉屋外。

叶钊取了小妾之后,很少到这里来了。林青黛先巡视一周,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之后,这才把杜文浩送到门口,自己则上房警戒。

紫玉正坐在圆桌前独自哭泣,听到推门声响,抬眼一看,尽然是杜文浩,很是惊讶:“御医大人……?”

杜文浩抱拳道:“夫人,本官先前听你说有话要告诉本官,所以冒昧前面听听。”

“你……你怎么进来的?我们老爷呢?”

“这不重要,还是说说你要告诉本官的事吧。”

紫玉急忙走到门边,把门掩上,回过身来,跪倒磕头:“御医大人,若妾身将此事告诉大人,将来若有祸事,大人能否保妾身和我们老爷两条性命?”

杜文浩心中一动,果然有门,不动神色走到椅子前坐下,衣袍一撩,抖了抖,道:“坦白从宽,这是我们……是大宋的基本政策。你说吧,本官会尽最大努力保你二人的。”

“是。”紫玉磕头道,“有一天,苏掌柜来访,跟老爷嘀咕了好一阵子,走了之后,妾见老爷脸色不对,就问了老爷怎么了。老爷开始不肯说,后来经不过妾的逼问,才说了,苏掌柜说有个白衣社钦犯的家属来到我们嘉州了,想过境去吐蕃,让我们老爷帮忙过关。当时朝廷只是下旨缉拿白衣社的首脑和骨干,画有海捕文告,这人不在缉捕范围,苏掌柜又送了重礼,所以老爷没想太多,就答应了,帮忙送那人去了吐蕃。”

“哦?这人是谁?”

“不清楚,也没见过,这都好些天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妾还不知道白衣社杀官造反,昨日老爷收到朝廷公文,说白衣社起事造反,要缉拿全部白衣社在逃教众,我们这才知道事情大了。”

说到这里,紫玉呜呜哭了起来。

杜文浩却有些失望,可能是哪个白衣社首脑骨干的家属,闻到风声不对,想潜逃境外,好象与自己正要抓捕的汤中怀关系不大。不过暗自又有些心宽了,至少不用下决心去抓白衣社的人。他现在潜意识里还是想躲,不想惹麻烦。

杜文浩道:“这个嘛,当时朝廷没说要抓那些人,你们老爷放了他,也不算罪过太大。若真要问罪,本官会帮着说话的。”

紫玉大喜过望,连连磕头:“有御医大人这句话,妾就放心了。多谢御医大人。”

杜文浩告辞出来,在林青黛帮忙下,又翻墙离开了叶府。

听了杜文浩说了经过,林青黛道:“这么说来,苏家肯定与白衣社关系非同一般,得加紧对他们的监控。同时,对叶家也得监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