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为烤乳猪干杯

“共工号造价2275.87万明洋,可索价1365万明洋。项羽号、韩信号造价各自约为1336万明洋,可索价1068万明洋。”

向小强念着南京发来的“报价单”,脑子里过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以及二战时期著名的战舰造价,还有此时的明洋兑主要外币的比价。

明洋兑美元为1:0.7;明洋兑英镑为1:0.14;明洋兑帝国马克为1:1.75……

向小强盯着这两级舰的造价和报价差,总觉得不大对劲儿。祝融级造价是2275.87万,韩信级造价是1336万,差得那么多,符合战巡和重巡的区别。可祝融级的索价却只有1365万,而韩信级的索价则达到了1068万,可以说相差无几了。

他抓着纸笔,想算出分别打了几折。不过N年都没手算过乘除法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

“秋湫!”向小强抓了半天脑袋,最后烦了,指使秋湫道,“你给我算算这两级军舰都打了几折。”

秋湫“噢”了一声,抓起纸笔唰唰几下,说道:

“共工号正好打了六折,韩信号的两艘正好打了八折。”

向小强歪着头看着纸上的数字,抬头问面前的三个老头道:

“共工号是战巡,为什么我们索价反而低,韩信级是重巡,索价反而那么高?”

两个外交官都望着王鹤翔。王鹤翔还没说呢,秋湫抢先道:

“哎呀,很简单啊,共工号老,韩信级新嘛。”

王鹤翔点着头,呵呵笑道:

“夫人说的不错,共工号是1923年建成的,舰龄已经13年了,而且不久前爪哇海战的时候,还挨了一颗鱼雷。而韩信级一艘是1930年建成的,一艘是1931年建成的,舰龄只有五六年,而且没怎么用过,基本是八成新。……不过依我看来,共工号连折旧、带技术过时、再加上挨鱼雷的一次大修,现在怎么都不会超过1000万明洋。倒是那两艘重巡性价比还高点,现在怎么说也能值八九百万。”

秋湫笑道:

“那也不少了,呵呵,王大人,把它们卖了,咱们海军又能上一艘不错的战列舰了吧?”

王鹤翔笑道:

“能上一艘战列舰不假,但‘不错的战列舰’就不行了。现在各国的战列舰都还是十几年前造的。那时候我们永乐级也算是主流战列舰了,造一条也就是三千多万明洋,现在过了这十几年,上新舰的话,新材料、新技术肯定要大批的堆上去,成本肯定会往上窜。现在再造一艘主流的,估计没有四千万拿不下来。想要造一艘‘不错的’,恐怕也得接近五千万吧。”

向小强问道:“那要是造同吨位的航母呢?”

王鹤翔马上说道:

“唔,不算飞机的话,那能造两艘很好的了。就是三万多吨的,能载七八十架飞机的。不过,航母那种玩意儿,终归不是正途,不能代替战舰的。”

说来说去,还是战列舰贵啊!怪不得航母一旦证明了自己之后,谁都不愿造战列舰了。航母的性价比,真的是战列舰不能比的。

向小强虽然一直知道战列舰比航母贵,但究竟贵到什么程度,却一直没认真比较过。现在听王鹤翔这个军工专家一说,他立马把从德国那里搞俾斯麦号图纸的念头咔嚓掉了。

他“腾”地站起来,原地转了几圈,盘算着:从荷兰那里敲到的一亿八千万明洋,按照王鹤翔的说法,造主流战列舰的话,现在只能造4-5艘。而要是造同级别航母的话,则能造8-9艘。

八艘、或者九艘三万吨航空母舰!天哪,海上无敌了!

向小强一时间心中热血沸腾。虽然他也知道那笔钱不可能全用来干一件事情,但他仍然这样YY着。其实,向小强和大多数军迷一样,喜欢战列舰远胜过喜欢航母。但是,航母将完全淘汰战列舰,这也是后世每个人的基本常识了。现在“海军假日”结束,造什么,事关大明帝国的命运,也事关这个时空中华民族的命运,向小强绝对拎得清。

他原先知道航母比战列舰便宜,但却没想到这么便宜。把建造战列舰的资源转为建造航母,就能多造出一倍,这个让人惊喜的前景一下子把他震撼了。

向小强立刻决定,回国以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说服朱佑榕,立刻叫停全部战列舰建造计划,转为建造航母。时间和钱都很有限,不能把它们再浪费到那一艘艘华而不实的战列舰上了。

……

第二天上午,谈判在向小强住的饭店进行。德国方面的代表是纳粹党的外交负责人里宾特洛甫。因为向小强并不是官方身份来的,不便让外交部长牛赖特出面。向小强暗自好笑:连总理都见过了,见个外交部长反倒不方便了。

其实他也知道,在这个时候里宾特洛甫已经隐隐有取代牛赖特之势了。里宾特洛甫深得希特勒器重,很多重大的外交活动,希特勒已经只派里宾特洛甫,而不派牛赖特了。

里宾特洛甫今天带了一大帮工业、科技、经济方面的专家,来跟向小强代表团商谈双方经济技术合作的问题。双方商谈了一天,基本敲定了,德国将从今年开始,向大明转让化学工业、黑色冶金工业、有色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汽车制造工业、飞机制造工业、电子工业、军火工业……等等一系列的技术、生产线、以及技术人才。

这些东西,都是大明和英国交好了几十年,从没从英国手里得到过的。

现在,大明的工业要大升级了。

而大明每年向德国提供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共计300万-350万吨,猪肉100万-150万吨,约占德国自身消耗量的一半。此外,每年还将向德国提供大量的钨、钴、锰、铅锌、铝土、锡、镍、铬、钛、钒……等等有色金属矿石。此外,还有大明更擅长的造船技术、永备防线修筑技术,大明也要派大量技术人员到德国去。

谈了这么多天,就属今天谈下的内容最多。前些天向小强主要是跟希特勒谈,双方谈的都是一些政治交易为多,那都是要慎之又慎,一句话、一个词都要扯皮半天的。政治交易基本上打通了,下面的技术、经济交易,谈起来就快得多了。

和前些天不同,今天他就没怎么上谈判桌,因为谈得都是些他不懂的东西。就是三个老顾问在谈判桌上跟一帮德国人磨口水。但是这一天下来,向小强也是头昏脑胀。他和秋湫、还有几个警卫,每人都弄了一台发报机,在隔壁房间里不停的收发电报,跟国内联系。南京现在也是忙得热火朝天,首辅官邸里,好几个会议室都挤满了各部的大臣、专家、大公司的代表,吵吵嚷嚷,遥控着柏林的谈判。

德国的官员、大明的官员、还有向小强代表团,每一个人都兴奋得不得了。因为就在今天,他们亲眼见证了两个世界大国的资源,相互整合在一起了。抛开两国的意识形态、政权性质、以及各自的政治目的,仅仅是这件事本身对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