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螺旋(七)(第2/2页)

一万两千吨的轻型巡洋舰最后也得到了通过,这是韦泽“借鉴”法戈级的参数。军委讨论的焦点不是参数,而是设计的时候设计进去防空,但是设计完不安装防空武器的思路。最后大家居然就认了,让韦泽也很没办法。他明白说服大家的不是道理,而是韦泽的声望。

十八艘战列舰,二十四艘重型巡洋舰,二十四艘轻型巡洋舰,四十八艘驱逐舰,六艘侦察机航母。大造舰计划方案初步出炉。就在韦泽准备结束会议的时候,海军司令赶紧拦住,“都督,我们不造些战列巡洋舰么?”

此言一出,海军同志都用紧张的目光盯着韦泽看。英国和德国都有建造战列巡洋舰的计划,这种跑得快,火力猛的军舰对民朝海军也很有吸引力。韦泽沉吟了片刻,在笔记薄上写了几句后扯下那页递给海军司令,然后起身宣布“散会”!

纸折了起来,等韦泽都督离开会议室后,一众起立的海军成员立刻围到海军司令员身边,伸着脖子想看看都督最终的决定是什么。

纸被打开,之间里面写着“二万八千吨的战列舰再造两艘,三万两千吨的战列舰再造三艘”。能够把战列舰数量增加到二十四艘,海军当然无比高兴。按照全新战舰四十年理论服役期来计算,这些大概1920年前服役的新锐舰艇能用到1960年。但是都督对于战列巡洋舰的态度如此消极,让民朝海军很是讶异。

造舰需要钱,大造舰更是需要大投入。战列舰、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各二十四艘。加上四十八艘驱逐舰,这一支炮击型大舰队数量就高达一百二十艘。再把航母、登陆舰、运输补给舰、以前建造的诸多军舰加起来,民朝军舰总数直逼二百,与英国大舰队相比毫不逊色。

面对如此巨大的费用,国家主席梓炀和总理王鹏两人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通过了批示。而这票钱的来源很简单,直接增发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