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螺旋(二)(第2/2页)

最初两天各国报纸的宣传让欧洲各国民众普遍认为中国逼近了希腊,法国报纸最先回过味道来。各大法国报纸随即刊发了试图扭转局面的新闻,虽然内容不大相同,里面都写了法国参谋部副部长的一句话,“中国人租借塞浦路斯,是在奥斯曼帝国的裤裆下面架了一把大刀;中国人购买克里特岛,是在欧洲的裤裆下面架了一把大刀”。如此直白的宣传让法国读者有如梦初醒的感觉,随着消息的扩大,大票欧洲人开始担心中国人的入侵,有不少报纸开始大骂奥斯曼帝国引狼入室,是欧洲的叛徒。

“欧洲叛徒”的称号让奥斯曼帝国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几百年来欧洲从来木有视奥斯曼帝国为欧洲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小亚细亚地区就是欧洲的“东方”,是危及欧洲的动乱发源地。更遥远东方的中国把刀架在欧洲裤裆之下的现在,相比较之下“不够东方”的奥斯曼帝国就成了欧洲眼里的“自己人”。

不管外界怎么闹,在塞浦路斯的王明山已经进入退休通道,组织上停止了他的工作,派人对他进行全面查账。这种看似冷酷的做法已经是制度,投票通过这个条例的王明山也不担心。他终于有时间关心一下儿子,他儿子的船队规模从现有的,正在交接验货的,还有在船台上建造的,共有十一艘两万吨铁矿运输船。他们的船队不仅向意大利运送铁矿,还向奥斯曼帝国运输铁矿。

爱琴海西北部的萨罗斯湾距离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没多远,注入萨罗斯湾的梅里奇河附近有一个钢铁厂,来自巴尔干色雷斯地区的煤矿、石灰石等原料在这里和铁矿汇合,生产出的钢铁通过铁路北上,通过奥斯曼帝国的铁路主干线运往奥斯曼帝国各地。

这地区的钢铁厂已经开始生产钢轨,修建3B铁路的南线。必须得说,中二病并非大傻瓜。威廉二世青睐的南线通过矿产丰富的巴尔干色雷斯地区,也能拉动奥斯曼帝国的发展。

在11月,由民朝负责的穿越巴尔干山脉地段的保加利亚铁路终于全部修通,12月1日在巴格达进行了热烈的首发仪式,一辆满载油桶的火车从巴格达出发,前往柏林。

必须得说这趟列车的其实没办法直接开到柏林,博斯布鲁斯海峡大桥没有兴建,铁路并不畅通。更具实际意义的是从1905年6月,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东部产油区的就开始定期向德国发送石油专列。和3B铁路高调首发仪式相比,匈牙利到柏林的石油运输真的是无人关注。

局面如此急剧变化,法国立刻要求克里特岛上的英国、俄国、意大利军队不要撤退,四国政府都要坚决反对中国与奥斯曼帝国达成的肮脏国土交易。面对法国人的强硬态度,英国撤走了军队,留下几名军官。俄国本想撤军,最后还是响应法国人的要求,与法国和意大利军队留在克里特岛上。

得到了消息的梓炀立刻召开常委会,军委的同志表示“一定会让意大利人明白他们真的很嫩很嫩”。其他部门的同志们没意见,韦泽都督做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的讲话后,常委会民主的通过了这个决定。

梓炀当时就明白了姚浜真的没能理解和平政策,斗争不等于主动选择战争,和平不等于无条件的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