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昨日重现(十五)(第2/2页)

这帮真正管事的人立刻就3B铁路的细节进行了商讨,民朝这边确定能够在年底前完成保加利亚部分。至于铁路货物管理方面虽然麻烦,大家也愿意进行商讨。过境费用比较固定,都好商量。倒是各国在国境人员的管理方面比较麻烦,理论上3B铁路主要是用在石油通道上,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未来必然存在大量人力移动问题。

细节问题都很繁琐,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往往突然出现些新问题,讨论时间格外长。经过三天闭门会议,大家才算拿出了一个章程。北线问题就在于匈牙利的“善意”,为了得到匈牙利的善意,别的国家也得拿出善意。套在匈牙利脖子上的绞索被换成了缎带。即便匈牙利方面非常不满,他们的年轻外长倒是够冷静,做了最大程度的争取之后还是认同了条件。

把协议拿在手里仔细阅读,王明山看到匈牙利周边各国除了俄国之外已经恢复了以前对匈牙利产品的进口,特别是葡萄酒。就匈牙利内陆国家的局面,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并不太可能。在这么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想翻身就得等机会才行。

匈牙利的问题搞定,果阿的问题也有了结果。葡萄牙人面对现实选择妥协,占95%股份的合资公司拿下了果阿所有矿产的探矿与开采权,葡萄牙人只是按吨收一个费用。王明山立刻给儿子拍了个电报,告诫儿子,“别人赚到多少钱你都别眼红,只要专心搞好你的运输就行。人家挣出一个金山来,我们依旧死死吃定自己的本行”。

和这两件相比,王明山最不担心的就是格蕾丝那边的事情。而且事情发展也如王明山的期待,格蕾丝说服了她所在的意大利银行的股东们,把全部资源都投入到石油与化工里面。欧罗巴银行则实际控股这些公司旗下的石油以及化工产业。

王明山原本计划自己要坚持一年多两年,以当下的局面看来,他只要坚持半年即可。怀着这样的心情,王明山又把退休报告拿出来。在位看着威风八面,但是退休也有退休的好处。就在王明山观察事情的发展,盘算何时递上退休报告的时候,他在泰晤士报看到了一篇对姚浜的独家访谈。访谈上连“嘿嘿嘿”的对话都给写上,让王明山看得咋舌不已。

泰晤士报包藏祸心,用非常轻佻的方式写报道。然而姚浜的谈话内容包括“要不是韦泽都督推行的和平政策,我们现在的选择也许会更多”,“对于那些不老实的邻国,我们自然要对他们进行打击”。

王明山看到那几段的时候,对此的评价是“你是真没当过官啊”!

这样的嘲讽王明山自己都没记住,因为他看到泰晤士报上面写了一段,记者问,身为哲学家的韦泽都督喜欢看什么书。姚浜答道,“都督是个哲学家也是个历史学家,听说他还看过金瓶梅,嘿嘿嘿”。

看到这里的王明山最初是觉得自己眼花了,等确定自己的翻译没错之后,暴怒的他一把将报纸给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