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民主基金会(七)(第3/3页)

尤以缴纳橡胶税一项最为残酷,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数额,而由殖民机关或官吏任意规定。土人为了交付橡胶,必须四出采伐,橡胶林很快被采尽;凡是不能完成橡胶税的黑人,都被奥波德二世找来的黑人部落武装砍手。一次“收税”后送上几十篮子的断手是家常便饭。

除了挑动黑人互相杀戮之外,殖民者还把采集橡胶的土人当作“活靶子”进行射击。人们把这种橡胶税称为“鲜血染红的橡胶税”。土人被强征筑铁路,大批死于疾病、饥饿和枪托、皮鞭之下,不少人逃离工地。丛1885年到1898年,不过12年多些,刚果地区的黑人人口剩下不到之前的一半。

这些白人都是被“雇来”在种植园干活。很快,这些劳工们寄回家的信,就开始很详细的描述奥波德二世的更多“伟业”。

“……女奴们带着镣铐和木枷,这些木枷用铁链串起来。白天的时候,她们被监工赶紧矿洞挖矿。主要是挖掘金矿或者钻石矿。因为怕她们私藏,所以这些女人都赤身裸体。她们的婴儿则被放在背后的框里面,在这暗无天日的洞穴中和母亲一起哭泣……”

“……为了扩大领地,奥波德二世以摧毁奴隶贸易为名,对刚果盆地的东方发动进攻,以图掳掠更多黑人到他的各种死亡营生中来。反正那些人大概在这样残酷的对待下活不过三年。直到这些人遇到东非行政区的军队,才算是遏制了血腥的扩张。而这个热爱屠杀和虐待老家伙对如此的失败竟然一言不发……”

这些内容很快就在欧洲各大报纸上被宣传的满天乱飞,大多数读者都在谴责奥波德二世。不过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被更劲爆的消息取代。

法国复仇派在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新任国防部长公开叫嚣“解决德国”。德国则是宣布进行一次大演习。非洲的矛盾只是让欧洲人抒发道德优越感的内容,剑拔弩张的德法矛盾一旦爆发,意味着整个欧洲的全面动荡。

针对这样的局面,总部还设在伦敦的《泰晤士报》用一个大大的标题表示了担心,标题名为“凛冬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