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循序渐进(八)(第2/2页)

就在韦泽准备写一篇公开演讲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周金国中将进了办公室,向韦泽介绍了一下王士珍的事情。王士珍在匈牙利接触基层,在巴拉顿湖附近见当地一些算是先进份子的时候,有一伙民团突袭会场。王士珍携带的有武器,他本人也很重视军事技术的训练,和警卫一起打死好几个民团成员,打伤近十人。虽然暂时挽救了自己和那些当地先进份子的生命,可王士珍也没办法继续在当地待下去,只能跑回布达佩斯。然而当地民团再次出动,抓到了一些人,最终得知了当时奋起反击的人中有中国人,事情就升级成了外交事件。现在王士珍躲在民朝驻布达佩斯的使馆中,匈牙利方面则派兵包围了使馆。

听完了介绍,韦泽答道:“把王士珍同志救回来。”

“把他接回北京?”周金国问。

“是的。接回北京。另外,请恩先生给我写封信,解释一下他为何认为匈牙利有如此之高的革命价值。”韦泽补充了一句。

两天后,韦泽召开政治局全体会议。在会议上,韦泽发表了一篇讲话。

“……在1850年金田起义时,提出均田地共富贵的政策,让无数的人民选择和我们合作。在老兄弟心中的上帝和玉皇大帝有多大区别,我觉得没啥区别。让大家舍生忘死的起来造反,绝不是因为洪秀全,而是太平天国提出的理念打动了大家。

1852年冲出永安后辗转作战后到围攻长沙,那时候西王萧朝贵与东王杨秀清提出了在南京建立小天京的观点。大家经过半年奋战,走了几千里路,终于攻克南京,定都小天京。

从1853年开始,战略目标又变成打垮周边的敌人,建立起一个小南朝,进而北伐。那时候光复党和光复军的前身纵横安徽,北伐到天津,再折返回来。半年征战,纵横数千里。

天京之变,太平天国的革命性被摧毁,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凝聚力的团伙。我们光复党光复军举起革命的旗号继续出发,从南京为起点,以广州为终点,经过几千里的远征,在1855年,我告诉大家,今后的世界是一个用铁和血解决一切问题的时代。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一切都不同了,世界也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

从1855年到1895年,我们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建立今天的伟大成就。而战争也到了结束的时候。战争结束,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的时代也随之结束了。同志们,对中国来说,这个铁与血的年代结束了。

我们的伟大军队曾经在萌芽时候曾经靠自己的双腿走过万里长征,我们的军队正式建立后,更是迈过几十万里的征途。这样的征程就此结束了么?没有,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长征,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同志们,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政党,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组织,我们永远在路上!

……”

后世的记载中,皇帝韦泽同志在1895年国庆时,写了一首《忆秦娥·山海关》,无数读者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深深感动。

这首词与之前左宗棠那里流出的《沁园春·雪》一起被称为皇帝韦泽同志诗词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