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政委的烦恼(三)(第2/3页)

此时还是没人出来说话,祁睿只能站起身对大家喊了一嗓子,“同志们,听我说。”

不过这声的音量不够大,以至于没人起反应。祁睿看着那帮人还在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横下一条心,啪的一声在桌子上猛力拍击了一下。这次动静够大,兵团司令部里面总算是有了些反应。那些满腹委屈的家伙们都扭头看向祁睿。

祁睿板着脸喝道:“光复军的基本纪律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你们谁觉得自己不能接受这个基本纪律的举手。”

能在兵团司令部里面混的谁都不傻,听了祁睿这句话,他们就知道祁睿的意思。不少人不敢吭声了,也有人嘟嘟囔囔地说道:“政委,我们六兵团马上就要对德克萨斯动手,现在让我们分出兵力去支援四兵团,这个不妥。而且现在是兵力上支援了四兵团,搞不好接下来还要在物资上支援四兵团。”

祁睿盯着嘟嘟囔囔的家伙喝道:“如果这是战区司令部的命令,那我们就必须执行。打德克萨斯是功劳,难道支援友军就不是功劳么?就我所知的评功标准里面,能给友军急需的支持,从来都是评功的重要审核内容。难道要让四兵团现在撤下去,所有战斗都让咱们六兵团打么?我们真的有能耐在没有任何友军支持的条件下,一两个月里面跑遍美国不成?”

既然祁睿说道的是军队的根本纪律,而且祁睿也公开表达了反对山头主义的态度,所以也没人准备和祁睿对着干。不管实际执行的时候情绪有多糟糕,祁睿至少占据了道理。单纯的辩驳并无好处。

压制了局面后,祁睿忍不住看了看其他的主要指挥员,就见他们根本没有说话的意思。这下祁睿的心理压力又变得巨大起来,他之前的经历中,都是被弹压的那一方。所以祁睿深知被弹压一方内心的反弹与不满。

现在轮到他当弹压的一方,其他更年长的主要领导一副不背锅的架势。年轻的祁睿心里面自然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祁睿忍不住生出一种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反正事情都这样了,干的不好顶多被撤职。到了被撤职的那天再说吧。

所以祁睿立刻召开了会议,他在会议上率先说道:“我认为我们这次给司令部回电,就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祁睿的话刚说完,兵团司令员周新华就慢条斯理的表态,“我同意政委的意见。”

其他成员也跟着表示了支持的态度,这样的支持让祁睿一时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大家都同意祁睿的意见,祁睿自然也不能因为感觉不安而去反悔。他立刻命令通讯参谋把这个消息给发出去。

通讯参谋拿了电文草稿离开之后,祁睿继续说道:“对于战役的变更,我的看法是这样。既然我们要抽调部队,那就兵分两路,一路按照原先的计划那样沿着德克萨斯的铁路前进。另外那一路就沿着其他铁路进行扫荡。从原本的一路进军击穿德克萨斯,变成两路,从西边和北边进军德克萨斯。虽然这会让兵力显得不足,部队也不能浪费了那些路。”

兵团司令员周新华这次没有支持或者反对,他说道:“既然如此,那时候我们干脆就让四兵团来援助一下呗。从两面进攻变成三面进攻,大概被称为疯狗州的德克萨斯也挡不住。”

这话说的有趣,不过没人敢把这个真当成笑话来看。某种程度上来讲,六兵团应了四兵团的请求,四兵团还给六兵团一个人情也理所应当。

“等到时候再说吧。”祁睿毫不犹豫的把当下没必要考虑的问题推到了以后。

‘坚决服从命令’的电文传到战区司令部之后,北美战区政委沈心终于松了口气。他其实有些担心祁睿依仗他老爹韦泽的地位在六兵团经营起自己的一个团伙。这种经营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不过依照沈心的理解,这等把派系利益放到第一位的家伙是瞒不过军委的眼睛。那些人的确可以升到高位,不过却不太可能迈过最后的门槛。

即便是觉得安心,沈心也没办法完全放心。到了11月就是三会,那时候沈心就要准备启程回中央,去给韦昌荣当副手。据中央的同志说,沈心有可能在韦昌荣之后接掌组织部的大权,成为真正的实权大人物。可沈心发觉自己对那样的大人物并不是特别期待。

且不说韦昌荣的天然身份优势,光是未来祁睿的方向就让沈心很担心。到现在看,韦泽都督并没有准备搞帝制。不过人的心思总是变化很快,万一哪天韦泽都督变了想法,那时候沈心执掌组织部,日子未必就好过。

带着对祁睿顺利与正常发展的期待,沈心把这件事埋在心里,开始关注起另外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此时光复军的五兵团正带领着六十万左右的仆从军,正在解决纽约州以及纽约城。这个地区是美国真正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根据情报,这片土地上硬生生围住了大概有三百多万的美国佬。在经历了战争之后,光复军北美战区认为美国人口大概还剩下四千万左右,解决了这个包围圈内的美国佬,就意味着剩余的美国佬们损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还是很能干的城市人口。

然而根据部队传来的消息,美国佬的海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些美国海军配合美国陆军给光复军填了很多麻烦。如果是在内陆,光复军早就把美国佬死死围困,并且准备歼灭。现在纽约城靠海的部分掌握在美国海军手中,这可以让美国佬们能够随意的运输兵源,补充弹药,撤退人员。因为海上通道,光复军甚至没办法准确的判断纽约城里面到底有多少部队。

“报告,沈政委。最新战报。”通讯参谋准时给沈心送来了情报。

沈心并没有激动,这两年里面都是定期看战报,沈心对这些早就波澜不惊了。打开文件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纽约城的战报,“……我军在巷战中进展的很缓慢。美国佬们在街上筑起街垒,盖了碉堡。我军前进遭到了激烈抵抗。到现在已经伤亡了超过一万五千名的指战员……”

面对这样的内容,沈心眼皮都没眨一下。到现在为止,光复军在战场上已经伤亡了二十几万指战员。增加这一万五千也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等看完了所有的报告之后,沈心收起这些情报,把他已经准备好的电文稿件交给了通讯参谋,“把这个给军委发出去。”

军委接到了沈心的电报,却是南京一份,北京一份。两份电报的内容都一样,沈心请求海军能否派遣舰队到北大西洋以及加勒比海驻扎。这么做的理由自然很充分,如果能解决美国海军,中国解决美国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