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牛刀(二)(第2/2页)

这个问题非常有效的引发了一众同志的兴趣。大家都知道李维仁在普列文要塞的传奇经历,大伙只是在苏圣玛丽待了两天就感觉世界都有崩溃的迹象,而这位中将却被围困了二十个月。李维仁到底是怎么撑过来的?

“撑过来的办法很简单,觉得不安就去各个坑道里视察。一来了解了自己战斗的地方,二来也能更多了解这些设施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么。外面的敌人先不说,咱们自己的阵地总得吃透了才好。”李维仁传授着自己的心得体会。看司令部里面的同志一副不明白的表情,李维仁说道:“今天咱们就先熟悉一下司令部周围的环境。”

不等这帮司令部里面的家伙赞同或者反对,李维仁留下了待命人员,自己领着剩下的司令部人员开始在司令部周围的地下掩体里巡视起来。部队除了少数观察哨之外都回到了地下掩体里面,一个军三万多人在掩体里面,即便是经过几个月的奋力修筑,坑道依旧非常拥挤。军官们并不想和大家一起出来挤。

然而李维仁一点都不在乎,在电灯的光线中,他从容的走过一队队靠着坑道或站或坐的官兵。同志们见到了司令官神色和蔼的经过,纷纷站起身向李维仁敬礼。李维仁也向大家招手致意。遇到上来试图握手的同志,他也亲切的和同志握手,并且慰问几句。

注意力不再放在天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的敌方炮击上,又见到司令官如此从容不迫。跟在李维仁身后的军官们最初还比较紧张,走着走着就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甚至连美国佬的炮击逐渐稀疏的变化都没注意到。

美国炮兵们的炮击密度降低并非他们准备好了另一波进攻,也不是他们打到心慈手软。从中国阵地方向上打来的炮弹雨点般倾斜在了美国炮兵的阵地附近,还有一部分炮弹直接飞进了美国炮兵的阵地之中。

美国佬用155口径火炮轰击中国阵地,中国这边也用150口径火炮甚至200口径的火炮。轰击美国方面。美国炮兵阵地是中国炮兵格外关注的对象。

李少康大队长乘坐着双座侦察机,用观察望远镜看着炮击成果。看完了炮击落点,他抬起头,确定了按键上的汉字与数字之后把“向前”“向左”“30”三个按键扳起。再次确定之后,他按下了确定按键,最后按动了标注着“发送”的按钮。

在飞机上准确发报是个高难度的工作,所以技术部开发了这种新式发报装置。所有发报内容都是预设的,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发出信号。有了这等装置,李少康的注意力就可以放到观测而不是发报上。对于其实不精通发报的李少康来说,这简直是完美的装备。

飞机又盘旋了几分钟,就见到一排炮弹准确的打进了美国的炮兵阵地,将美国的好些炮位炸的七零八落。“耶!”李少康忍不住兴奋的喊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