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博弈和交换(十一)(第2/2页)

不过宋家的争论比较呈现压倒性的趋势,面对好些人的反对,宋老四转而向岳琳求助了,“嫂子,你也帮我说说话。”

岳琳微微一笑,“老四,你这也太性急了。你看,你哥现在是国有企业的人了,他这就稳定下来了。去北美听着很好,你也去看看武汉有没有招人的地方。那招人的地方能不能说清楚,他们到底是国营的,还是北美自己兴办的。这些待遇怎么给,工资怎么发。你也不能光听说有钱就要去,这太听风就是雨啦。”

看着是在责备宋老四,岳琳其实也是在给宋老四指一条明路。就岳琳此次办事的经验,政府虽然傲慢,服务态度绝不能算好,但是和民间一比,省政府比民间有规矩。省政府与国有企业一比,国有企业比省政府有规矩。这里面的弯弯绕固然很多,但是只要不是去抢夺权力的,而是要依附在这个体制下混口饭吃,政府总是比民间好很多。若是湖北省的企业是民间的,干不下去就散伙,工人找人讨薪?人都找知道。更不用说企业自己也在努力恢复,力求重整旗鼓。

听了岳琳所说的,一直比较反对的宋老大先停下了反对。看他的模样,岳琳所说的的确打动了宋老大。岳琳对此完全能够理解。现在的关键是要跟对企业,就如宋老大进入了铁路工作,在钱并没有发生大变化的时候,他本人的价值就得到了巨大提升。一个人拥有的现在固然重要,而一个人拥有的可预期的未来同样重要。宋老大只要自己不犯错,他未来的人生就是平稳的,可预期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宋老四在北美能跟对企业,真正抱上政府的大腿,他的未来同样可以变得稳定。

反正家里的事情就是这样,岳琳也没有全面介入宋家的家务事的意思。这种单纯的礼貌性拜访很快结束,岳琳起身告辞。

走在回家的路上,岳琳有些不安。自己干了什么事情,这么干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岳琳比谁都清楚。如果因此引发了宋家内部的大争执,岳琳觉得对自己的家庭未必好。

既然感到了不安,就忍不住要驱逐不安。身为在南京的一个工程师,岳琳对皇帝韦泽陛下的敬仰发自内心。因为在报纸上,在政治学习上,在南京地方广播里面每个月一两次的陛下访谈节目中,皇帝陛下对社会的讲述是那样的打动了岳琳的心,“……古代社会的个人与家庭靠部族,近代社会的个人与家庭靠家族,现代社会的个人与家庭则呈现原子化的形态……正因为大家感受到了这种原子化的个人与家庭的软弱与无力,所以个人与家庭才有了更需要提升的冲动与需要……这种原子化的家庭乃至个人除了带来对自由的渴望,也在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正因为感受到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力,才更需要提升自己,更需要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制度给自己支持。在现在的中国,人民对正义和公正的要求标准与需求的渴望远超前代。这是很大的考验,这也是巨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