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乱站队(五)(第2/2页)

讨论完战争,双方又讨论起互建货币结算中心的问题。中国货在全世界销售,虽然人民币并非是一个金本位的货币,不过其购买力倒也是响当当的。英国被迫和中国的人民币做一个汇兑的挂钩,这时候再伦敦建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就变成了必须。即便是心里面有一万个不乐意,英国金融业也必须面对这个事实。

会议结束时得到了中国外长的承诺,英国外长没有回伦敦,而是直奔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而去。想在巴尔干有所作为,就必须和奥匈帝国合作。

两国外长见面之后,英国就直接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奥匈帝国无法坚持,匈牙利在巴尔干地区的独立风潮中学习那些国家的立场。那么贵国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奥匈帝国外长的脸立刻崩的紧紧的,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控制罗马尼亚。届时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中。奥匈的多瑙河生命线也有被切断的可能。保持在巴尔干的势力和影响,既是奥匈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帝国生存之所系。

在一派独立风潮的影响之下,匈牙利国内早就有各种异动,奥地利也曾经是瓜分波兰的主谋之一,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奥地利现在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独立。

“我国已经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中国方面明确表示,支持我国提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的计划。”英国外长把自己的外交成果告诉了奥匈帝国的外长。

与英国外长的会谈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外长立刻给他们在中国的使馆发了一封电报,要求确定此事是否是真的。奥匈帝国的外长双管齐下,还召见了中国驻奥匈帝国的大使,求证此事。

而英国外长则玩起了穿梭外交的行动,他离开了奥地利之后立刻直奔意大利,与意大利外长就此事进行了交流。

在英国外长熟练的手腕下,不知不觉之间,中国外长的表态在欧洲开始形成了中国要撸胳膊挽袖子下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