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军人的家事(三)(第2/2页)

韦泽对这个话题听的饶有兴趣,二十几年来这算是他第一次看到社会革命成果对政治的反作用。没想到这个问题还没讨论多久,作为代表人物的李维斯居然就试图求助于韦泽,这不能不让韦泽感到有些遗憾。

见韦泽那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李维斯忍不住说道:“都督,你怎么看?”

韦泽先撂出来一番基本原理,“生产力是社会推动的根本动力,以前的家庭关系是和当时的生产力相配合。现在生产力发展这么快,出现巨大变化也是很正常的。”

李维斯听了这基本原理之后并不是太服气,他说道:“按都督的说法,旧有的家庭关系会发生巨大变化喽。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决定性作用也不存在了?”

“决定性作用当然存在,但是你得看这个作用的定义何在。以前的农村里面,孩子就是家庭的劳动力,那时候生育无法控制,所以大的带小的,半大小子就开始下地干活,半大闺女就生火做饭。土地私有,你没有土地就没有生产资料,没办法好好生活。而且土地的所有权建立在私有基础之上,家族人多势众,就能靠武力互相斗殴,获得更多土地所有权。这就是二十几年前的生活方式。”韦泽讲述着他眼中的社会形态。

阮希浩慢悠悠的喝着茶,那帮出身广西的老家伙们都有过为了争夺土地而战的经历,广西为了争夺土地、水源,死了太多人,韦泽所讲的已经是温情脉脉了。

韦泽继续讲着他认为的现状,“现在社会所有制基础不同了,生产力水平不同了,年轻孩子到北美去,人家不用靠爹娘,靠组织就能得到生产资料,靠学习就能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个生养教育的关系,当孩子成为社会劳动力的时候,父母在里面起到的给与的作用已经很小啦。你还按照以往的那种模式来走,自然不符合现状。”

有些人听的大有所悟,有些人听得眉头紧皱。总之,这件事的冲击力远比韦泽想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