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南边的麻烦(三)(第2/2页)

事情的发展却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就在无线电送到吕宋的当天,吕宋就发来一条电报,“在荷属东印度已经发现了油田,现在储存石油的大池子已经积满了石油,荷属东印度的中国石油公司正在调动兰芳省的货轮去运输。兰芳省的钢铁公司正在以最快速度生产油桶,因为时间上实在是来不及,所以他们直接先调用了运送棕榈油和椰子油的油桶。”

在21世纪,国际原油的计量单位不是吨或者英镑,而是桶。最初的原油都是装进油桶来运输,这个剂量单位就一直沿用下来。

韦泽得到消息之后也没什么好说的,他只能立刻批下资金开始进行炼油厂的建设。炼油厂污染大,可现阶段韦泽也没办法顾及那么多,炼油厂就放到了南京对面的长江以北地区。

这个手续刚办好,兰芳省的电台就安装完毕。兰芳省又把吕宋的情报发了一遍给中央。不过最新情报也是有的,中国石油公司好像与荷属东印度当局起了点小摩擦。荷兰原本对中国的威压就很不爽了,中国觉得自己得到了大批土地的开发权是给了钱的。但是荷兰人却觉得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所以希望对中国多收税。特别是中国在荷属东印度开发了几个锡矿,原本签署的是按一定年限一次付清的合同。

当时中国在购买了一个锡矿矿场,在荷兰殖民者看来,这是没前途的矿场。结果中国人到了荷属东印度之后,营地一设,发电机一架,电灯一点,然后没日没夜的狂挖。荷兰人本来觉得中国人疯了,可等到中国搞清楚了矿脉之后,一船船的往外运输锡矿。这就轮到荷兰人要疯了。

殖民主义者搞殖民本来就是带着强烈的牟利目的,对殖民地的矿产也是这样看待。得品位高,好开采,利润大,他们才会觉得划算。可中国这种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国家可不会这么看待问题。在中国看来是不存在殖民地这种玩意的,只要一块土地归中国人,那就是中国的领土。至于殖民者看不上眼的锡矿,在中国看来那就是品位高,开采轻松的好矿石。运回中国去立刻就是极大的利润。

中国有句俗话,瘦田没人耕,耕开了有人争。荷属东印度当局也是用这种心态看待中国对荷属东印度的开发。他们开始与中国公司争执,要求中国公司额外的交一笔税。

兰芳省比较担心,运输石油的船只会不会因此遭到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