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东北望(四)(第2/2页)

韦泽的看法完全不同,“虾夷共和国人口少,就说明他们市场小。那么一个鬼地方是没办法种植棉花的。如果他们和我们做生意,我们就可以用纺织品去换煤与铁。我们甚至可以在虾夷共和国设置军事基地,设立补给站。你也应该很清楚,一个能够自产煤矿的补给站对海军的意义所在。”

周新华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还不太理解自产煤矿的补给站意义何在,等参与到此次军事行动之后他立刻就从实践中明白了。中国的舰队共22艘军舰,其中6艘吨位在7000吨以上的都是运输舰,运输舰上运载的最大后勤物资就是煤。这些煤卸到了港口之后,运煤船就返回天津港继续装煤。这万里迢迢的转运若是能直接省去,那可就节省了太多的资源与时间。

原本的时候虾夷共和国最强的是他们的舰队,这支舰队的核心是铁甲舰“开阳”号,以及其他几艘军舰。不久前因为遇到风浪,这些船都受损了。铁甲舰“开阳”号的损伤在虾夷共和国的港口根本无法维修,这艘能够压制敌人的强大铁甲舰损失之后,海上优势荡然无存。如果虾夷共和国有一定程度的工业能力,不仅他们自己的军舰可以在虾夷建造维修,中国也有一个新的维修点,这对于舰队航行可是非常重要的。

跑到日本为幕府残部打仗,周新华愿意服从命令,可心里面总是觉得不爽。与韦泽谈完之后,周新华豁然开朗。很多事情从长远综合考虑的话,幕府是没办法支持的,所以中国军队撤出了。幕府残部反倒是有可能支持的,所以中国军队就回来了。这种认知让周新华感到自己的事业突然变大了很多。强与弱、胜与负、吃亏与占便宜,这些看似对立的东西却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甚至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不足以解释这其中的变化。

身处绝对优势的中国方面可以有自己的长远安排,但是虾夷共和国这边却没办法沉浸于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中。榎本武扬“洋装散发”,他盯着周新华认真地说道:“贵国对我们如此支持,在下代表虾夷共和国的诸君表示感谢。只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可以讨论,现在的关键是要先打沉逆贼的甲铁号,同时要守住五棱廓。却不知道贵国在这些事情上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周新华自信地说道:“我们可以提供给你们防御五棱廓的重炮,射程比倒幕军的要远。至于甲铁号么,只要他出现后被我们发现,我们就会击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