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山海关内外(八)(第2/2页)

其实安插内线的绝非是湘军一家,包括满清也尝试在光复军中安插内线。可这时代既没有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更不是满清懂得或者有能力建设的工具。战局变化的如此激烈,那些情报交通线根本起不到作用。甚至连他们安插的人员有没有能够在光复军中潜伏下来都是个大问题。

曾国藩完全能够理解恭亲王奕欣的想法,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弄清楚光复军的动向。若是满清小朝廷苦心孤诣的种地,光复军大兵突然杀到关外,那一切都完了。能理解未必就真的会赞同,曾国藩发现光复军并没有那种急急火火要一统天下的冲动。他们总是夺下一块就稳定一块,直到这块新底盘能够成为下一次出击的前进基地为止。

这种做法可以进行讨论,但是光复军到现在为止从没有从这种行动里面吃过亏。此时当然不能排除光复军杀到关外的可能,但满清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真的是吃饭问题。盛京不算大,容纳十几万人也勉强可以。军队可以到其他地区驻扎,也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满清还是用传统的那套,也就是说旗人上层依旧没有能够以生产为自己的要务,十几万上层按照旧制度,让关外的几十万旗人来养活他们。在关内的时候,百余万旗人由数亿人口供养,那才能让旗人成为铁杆庄稼。眼下让几十万关外旗人养活十几万旗人上层,且不说道理上是否合理,从现实中就能知道,这行不通。

曾国藩虽然忠君,却不是愚忠,他坦率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恭亲王,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开垦土地,种植粮食。这些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若是光复军打进关外,我们立刻能组织起军队与他们打仗,平日里还需让他们种地。臣想斗胆问一下恭亲王,若是光复军今年不打关外,我们只是做各种谋划,到了冬天我们吃什么?”

听了曾国藩的话,恭亲王奕欣苦笑道:“曾国藩,你觉得本王真不知道么?可现在这个样子,有些事本王是没办法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