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淮军挽歌(五)(第2/2页)

南路的领兵大将是刘坤一,分兵两路的想法是刘坤一提出来的,两路行军速度比较快,一旦接近宿州,南路军就自动转为后卫,抵抗光复军有可能的进攻。而北路的江忠濬则全力挽救宿州,尽可能打破一个缺口,把宿州的淮军给接出来。

为了制定这种精妙的战术,刘坤一可以说是殚精竭智,头发都熬白了几根。从涡阳出发走出去了五十几里地,探马突然前来禀报,在北边出现了光复军的骑兵大队。虽说是兵分两路,但是两路之间的距离不过三十几里。这怎么就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光复军的骑兵呢?光复军的马匹插了翅膀不成?

没过多久,淮军探马又禀报,淮军的后路也出现了大量光复军的骑兵。天热,又行军了一阵子,刘坤此时满头大汗。光复军半包围的局面已经构成,他现在突然感觉到五千军队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光复军那边可是号称有十万兵马呢!

“刘大人!怎么办?”旁边将官的声音都颤抖起来。骑兵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淮军这边如果返回头进攻光复军的骑兵,就等于是自己向包围网里面冲。光复军本来就位于淮军的南边,尚且没有出现敌人的唯一方位就是前方,如果前面有光复军,淮军就陷入了四面重围啦。

“固守!请江忠濬大人马上来救援!”刘坤一做出了痛苦的决断。淮北是个平原地区,在平原上与骑兵比速度,只怕刚跑起来部队就会散了。原地固守等来的很可能是光复军的步兵,但是这也比在平原上被骑兵追杀到死来的好些。

不到一个时辰,淮军总算是乱哄哄排出了一个源自外国教习传授的空心方阵,大炮居中,步兵在外面组成了一个四面的方阵。阵势刚布下,光复军的大队步兵就出现在地平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