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基本原则(一)(第2/2页)

左宗棠此时已经没了再与祁玉昌讨论的兴趣,他之所以觉得韦泽要明君臣,完全是出于对韦泽个人的忠诚心。跟随了这样一位罕见的君主,左宗棠已经不担心自己的未来没有结果。他担心的是韦泽的王朝能否稳定的延续下去。韦泽正在逐步解决中国人口过多这个任何王朝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看通过对外战争与扩张,这个问题有极大可能得到解决。

有如此功业的开国君主理应有一个千秋万代的铁桶江山,左宗棠已经完全看清了自己的前东家满清政权到底有多无能。这么一个渣政权都能维持一百多年,而韦泽的江山若是个短命江山,左宗棠觉得这是天道不公。

可这不等于左宗棠就发自内心的支持外戚,左宗棠完全没有当外戚的打算,今亮的自尊让他完全没有如此想法。而且韦泽看不起旧文人,他左宗棠难道就真的看得起同时代的旧文人了么?

左宗棠担心的是韦泽还是按照现在的党内民主制度搞下去,那些委员们就难免权势过大,迟早会变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历代的开国都要杀功臣,以韦泽的圣明,左宗棠认为杀功臣的名声对韦泽影响太大。所以现在他希望的是韦泽能够赶紧做出调整,以应对未来的局面。

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让左宗棠卷入外戚斗争里面。所以他起身说道:“我还有些文书需要整理,改日再来拜访。”

祁玉昌虽然有点意外,但是左宗棠如此明确的表态,他也能够理解。毕竟左宗棠是秘书,是近侍,掺乎外戚太多事情对左宗棠很不好。而且此时祁玉昌的思路已经转到了立储君的事情上。所以此时祁玉昌心中满是对韦泽的不爽。祁玉昌的外孙是韦泽的长子,一旦立储君,祁家的地位就完全确立起来。未来的皇族身上流着的就有祁的血,那是永远无法割断的联系。只要祁家没有跟历史上的外戚一样不知进退的作死,新王朝的贵戚中就永远有祁家的一席之地。

难道韦泽不想让祁玉昌得到这样的报偿么?